攜妻挈子背鄉井 生民血淚憑誰訴——西鄉王大中丞祠探佚康熙遷海和新安復界事件始末-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攜妻挈子背鄉井 生民血淚憑誰訴——西鄉王大中丞祠探佚康熙遷海和新安復界事件始末

2023-07-31
来源:香港商報網

 王大中丞祠,又稱巡撫廟,位於西鄉街道真理街的東北側,樂群社區中心幼兒園旁。祠堂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其間曾經有過幾次修葺,而最近的一次重修則是清光緒末年。據了解,這裏曾經是一間學堂,屬於鄉立小學,新中國成立後,曾作過管理處等辦公場所。2005年7月18日被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為三開間三進深兩天井布局,面闊11.20米,進深32.60米,佔地面積共365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門堂、中堂和後堂。主體結構為磚木結構,磚砌清水外牆,尖棟硬山牆,通用排山滴水。室內門窗、梁架和椽檁為木作結構,簷後用雞心胸椽。部分構件如簷柱、墊台、額枋等用青灰色花崗岩石製造。轆筒灰瓦屋面,綠琉璃瓦當滴水鑲簷口,博古式屋脊,脊身上象徵正直、高雅的松樹、梅花、牡丹等圖案的灰塑裝飾。門堂當心間大門為實榻木板雙開門,石作門框,上有石雕門神,簷板有雕刻的花鳥草木、人物故事,前殿平面呈凹式,前後出廊。兩次間有石作墊台。明間與兩次間相隔的為擱檁式丞重牆,木構梁架上有浮雕人物故事,有裝飾性斗拱。船形正脊兩邊有灰塑博古裝飾。中殿情況與前殿相同,前後天井兩側有卷棚頂廊廡。

 走近中丞祠,正門額橫匾陽刻寫着「王大中丞祠」,其大門兩側有一幅陰刻在麻石柱上的楹聯,上聯為:「巡粵表孤忠耿耿丹心奏牘兩章昭史冊」;下聯為:「撫民留善政元元赤子謳思萬載仰旌常」。由此對聯所表達之意可知,該宗祠所供奉祭祀者,是一位深受新安人民所敬仰愛戴的人物,他就是清康熙初年廣東巡撫王來任。

image003_副本.png


 康熙遷海

 王來任,字宏宇,正黃旗漢軍,清天聰八年(1634年)考中舉人。康熙四年(1665年)任廣東巡撫,為什麼新安百姓對他如此敬仰呢?為什麼會建祠廟來祭祀他?這得先以清代初年的「康熙遷海」的那段歷史說起。

 明末清初,鄭成功舉兵抗清,率軍渡海到台灣擊敗荷蘭的佔領軍,並以台灣為據點,與清廷繼續抗衡。

 後來,鄭成功的部將黃悟、施琅等先後降清。降將黃悟為了討好清廷,出謀獻計將沿海邊民全部內遷五十里,堅壁清野,以隔絕大陸與台灣的來往,斷絕對台灣的糧食物資供應,將鄭成功圍困於海島上,使其不攻自破,這一建議被清廷採納。清庭於是下令江、浙、閔、粵、魯五省的沿海邊民遷徙內地五十里,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遷界事件,東南沿海受害尤深,因事發於康熙年間,所以,歷史上稱之為「康熙遷海」。康熙元年(1662年)強行遷界,新安縣境被遷達三分之二,故新安縣再次被併入東莞縣管轄達八年之久。

 民眾是不願意內遷,但清兵強行遷徙的執行力強悍,民眾無可奈何地攜妻挈子,離鄉背井,流落至東莞、歸善(今惠陽)等縣及更遠的地方。但遷民太多,界內地少,知縣長官也無法救助。生計無門,民眾只好拋妻賣子或靠行乞求活,有做丈夫的哭着送其妻說:「你暫且跟他人為婢,以免大家都餓死。」有的走投無路者,則取毒草研水,全家同飲而亡。鄉民流離失所,餓死無數,情景慘不忍睹。

 清廷劃界之後,在界上挖以深溝,築墩台,在河港豎樁柵,關隘之處,置重兵戒嚴,沿海船隻被焚毀,嚴禁漁民出海捕魚,違抗者處斬。沿海一帶民眾被逼遷後,漁、鹽業廢置、田園荒蕪,村寨破落,呈現出一片民不堪命的慘狀。

image005.png

 新安復界

 廣東巡撫王來任察覺邊民遷海之苦,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想方設法減輕他們的苦難。王來任常微服出巡,監察地方官員,巡邏海疆,為民平冤,嚴懲作惡的官兵,深得廣大民眾的景仰。

 康熙七年(1668年)王來任因同情遷民,執行上司命令不力而被罷官還京。但他想到的仍是廣東遷民之苦,於是冒死寫下了《展界復鄉疏》,以勸清廷展界,讓遷民回鄉復業。奏疏中王來任直言粵東遷界慘事,遷民數十萬鄉民流離失所,每年拋棄地丁糧銀三十多萬兩,又置重兵驅使未遷之民築墩台,豎樁柵,乃勞民傷財之策,他任廣東巡撫兩年多,從未聽過海寇大逆侵掠之事,所有的都是被遷之民,相聚為盜,如展邊界,部分為盜之遷民,也會賣刀買犢,棄惡從善。並建議:「請將原遷之界悉池其禁,招徠遷民復業耕種與煎曬鹽斤。」

 王來任的奏摺(章)被呈上清廷,終於得到康熙皇帝批准。而王來任卻因操勞過度而病逝。

 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兩廣總督周有德奏旨復界,允許遷民返歸故里,此時此刻百姓如獲新生,七月又傳旨批准恢復新安縣治,可惜王巡撫未能親眼見到鄉民重歸故里的壯觀場面。新安人民為了紀念王來任的恩德,紛紛建祠廟來敬拜這位恩公,新安縣境內多處建祠。據清嘉慶《新安縣誌》卷之《建置略•壇廟條》載:「王巡撫祠,祀國朝廣東巡撫王來任。一在西鄉,一在沙頭墟,一在石湖墟。」

image007.png

 民間記憶

 在沙頭墟的沙頭村(即今深圳上沙、下沙、沙頭、沙嘴、沙尾等五個村莊)。其祠已不存在。石湖墟(今香港)王巡撫祠,又稱:「報德祠」遺址在今香港上水石湖墟巡撫街,是當地廖、鄧、文、侯、彭五姓氏遷民復業後,合力興建了這座祠堂,與另一位恩公周有德合祀於一堂。據說,分別於每年農曆五月十九日及六月初一日為周、王二公的生辰紀念日,在報德祠內,即席吟詠作詩,以頌二公恩德。可惜此祠在1955年失火焚毀,幸好今尚有巡撫街以存紀念。而位於今香港新界錦田大沙洲前和北圍村後也有一座周、王二公書院,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復界後,錦田地方父老為報答周、王二公關愛之恩創建了這所書院

 清康熙《新安縣誌》卷之十一《防省志》,有這樣一段議論:「遷移之苦,棄故居之田裏,剗新徙之蓬蒿,其有重載者,尚可久免於流離;其貧(窶)之家,卒然失業,仰給無資,父子不相顧,夫婦不相保;充營兵,投奴隸,難以悉(數)。及歸復,死喪已過半。幸而歸者,牛種無資,編茅不備,亦未易以安生也。李侯給具勸耕,悉心招徠,煩刑苛政,概無擾之,春台有其漸矣。而魚鹽失利,貨用艱運,不能望於當寧焉。」算是當時的人們對康熙遷海的看法。新安縣為康熙遷海政策付出的實在太多太多,三百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再讀這段歷史文字,顯得這麼遙遠渺茫……

image009.png

 據清嘉慶《新安縣誌》卷之二十二《文藝志》藝文一:「《展界復鄉疏》——題為的微臣受恩深重,捐軀莫報。謹臨危披瀝一得之愚,仰祈睿鑒,臣死暝目事。」

 王巡撫憂國優民,廉而潔,一身正乞;勤而儉,兩袖清風。恪盡職守,勤於政事。為官以廉為先,從政以勤為本,他抱病遍尋海防事務,以事實為依據,冒死《奏疏》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當今廣大人民群眾學習的。

 目前,這座頗有歷史價值的王大中丞祠,2014年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經過升級改造後正式向公眾開放。(作者:石泰康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