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大村,嶺大人不會忘記-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粵北大村,嶺大人不會忘記

2023-08-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張愛玲小說《色•戒》女主王佳芝是嶺南大學學生,她和嶺大學生劇社的一群熱血青年,在香港策劃刺殺汪偽漢奸特務易先生。

 這是小說上半部的情節。

 歷史上的嶺南大學在抗戰初期廣州淪陷前,學校從廣州遷至香港,借用港大校舍繼續辦學。

 張愛玲沒有上過嶺南大學,她在上海中學畢業後,1939年考取英國倫敦大學,因戰事驟起無法成行,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就讀。這是張第一段在香港的生活。

 這個時期正是嶺南大學遷至香港,借用港大校舍辦學期間。其間張愛玲與嶺南大學應該有些交集,這是不是張創作《色•戒》,或構思這部小說的緣起呢。

 這部短篇小說發表於1978年,據說作者構思小說長達20多年。小說因李安導演的電影而名聲大噪。

 今天的嶺南大學位於香港屯門,是香港、亞洲乃至世界的著名大學。嶺南大學簡稱「嶺大」,是亞洲博雅大學聯盟創始成員、世界博雅院校聯盟成員。

 嶺大奉行博雅教育理念,專注發展高質量的本科教育,曾獲《福布斯》雜誌評為亞洲十大博雅學院之一,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中的「優質教育」方面位列世界第二。

 嶺南大學於上世紀60年代以嶺南書院之名在香港復校,於1999年正名為嶺南大學。而歷史上的嶺南大學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歷經清王朝、民國和新中國多個時期,其間有輝煌有坎坷有磨難。

 公元1888年是大清王朝的光緒十四年,美國基督教會長老會在廣州創辦一所高等教育機構,名為格致書院。這所學府就是今天香港嶺南大學的前身。

 1903年,格致書院改名Canton Christian College(直譯廣州基督教學院),中文校名則改為嶺南學堂,是為「嶺南」用作校名之始。

 1904年,嶺南學堂在廣州河南康樂村購置三十多英畝土地,計劃成為日後學院的永久校園。

 1911年,校友司徒衛從康樂校園北望的景致中得到啟發,設計出一個饒有趣味的校徽。

 校徽為圓形,上半部是廣州白雲山山形;橫亙中間的是珠江,河南岸是茂盛的荔枝樹;下半部是康樂校園的小溪流水。這枚校徽幾經細微修飾,一直沿用至今。

 嶺南學生參加運動會的時候,啦啦隊所用校旗以紅色為底,上印「嶺南」兩個灰色大字。自此「紅」「灰」二色成為嶺南大學的特有標誌色。

 1927年1月,校董會推舉一直襄助校務的鐘榮光為校長,李應林為副校長,開啟華人領導嶺南的嶄新一頁。嶺南亦正式易名嶺南大學,英文名稱亦改為Lingnan University。

 鍾榮光校長,廣東香山(今中山)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他大半生致力於嶺南大學的發展,「盡瘁嶺南至死」,稱其為「嶺大之父」並不為過。當時中國教育界有「北有蔡元培,南有鍾榮光」的說法。在鍾榮光校長的主理下,嶺南大學不斷發展壯大。

 從1927年至抗戰前夕,嶺南大學在原有的文理學科基礎上先後增設農學院、商學院、工學院、醫學院等,又開辦中學、小學、華僑班等附屬學校,成為中國南方舉足輕重的高等學府。

 抗戰期間,不少高校隨政府往內地遷移。嶺南大學是私立大學,決定遷往香港繼續發展。事實上早於1937年,嶺南大學附屬中學已在香港辦學。

 1938年8月,廣州淪陷前夕,嶺南大學一舉遷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學校舍繼續授課;農學院則租用屯門藍地的農場。當時復課生加上來自其他學校的轉讀生,嶺南大學在港學生人數恢復至廣州時期百分之九十之多。

 小說《色•戒》開頭描述的是嶺南大學在香港辦學期間的情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對美英宣戰,香港淪陷。時為校長的李應林先生經多方運籌,毅然將嶺南大學遷至粵北韶關。

 李應林校長,廣東南海人,中國現代教育家,1937至1948年擔任嶺南大學校長,11年間數次遷徙,幾易校址,帶領嶺大師生度過最艱難的歲月。後來李應林先生在香港籌辦崇基學院,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

 當時的粵北韶關是整個南粵抗日的大本營,國民黨廣東省政府、第四戰區長官司令部和中共廣東省委都駐紮在這裏。

 中國軍民依托粵北山地,同仇敵愾,團結抗戰,頂着日軍狂轟濫炸,在韶關與兇惡日寇進行殊死戰鬥,從1938年一直堅守到1945年初,大大滯阻了日寇打通粵漢鐵路交通線的戰略企圖。

 其間由中共南方工委和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組織實施的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先後營救陷落在香港的三百多位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輾轉寶安白石龍、惠州、龍川老隆等地後,來到韶關。然後從韶關去往桂林、重慶等大後方。

 在國民政府和美國基金會的協助下,嶺南大學師生輾轉來到韶關,最後選定在曲江仙人廟大村復校。師生們因陋就簡,陸續在荒山中建起禮堂、圖書館、宿舍、飯堂和實驗室。

 嶺大對禮堂仍冠以廣州康樂校區的名稱——懷士堂,其餘亦分別冠以康樂校區原房屋名稱,如格蘭堂、馬丁堂、爪哇堂、陸佑堂等,體現「大村之嶺南」亦「康樂之嶺南」。新的校園被師生們稱為「嶺大村」。

 由大村原村委會改建的臨時展館。

 當時內遷到韶關的還有中山大學、東吳大學等知名高等學府。中山大學將校園選在樂昌的坪石鎮,來自蘇州的東吳大學來到大村,將校舍建在嶺大旁邊。

 2023年一個夏日,我們來到嶺大村,現在的韶關市湞江區犁市鎮大村。當天台風蘇杜芮在福建晉江登陸,但對粵北影響不大,只是傍晚時分下了一場太陽雨。

 粵北小山村卻起了大村的名字,大村位於群山環抱之中的一片平地上,四周青山疊翠,草木蔥蘢,環境清幽,空氣清新。

 雖地處粵北山區,交通卻很便利,粵漢鐵路經過這裏,在大村附近有一座仙人廟火車站。這是當年嶺大選擇遷校於此的一個重要原因。

 仙人廟火車站位於韶關主城區西北方向約30公里處,距離大村僅約1公里。這裏既比較安定,「往來韶關和坪石,有粵漢鐵路火車可乘,交通甚為便利」。

 嶺大校本部設在大村,另有農學院在樂昌坪石,兩地相距不遠,往來便利。

 如今仙人廟火車站已經廢棄,它與大村一起被納入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整體規劃中。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大村)基地還在建設中,該基地主要以抗戰時期嶺南大學、東吳大學在大村辦學舊址遺存為載體,重修大學舊址景觀,並配套民宿、餐廳、研學活動等設施,打造集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和教育精神為一體的綜合性研學基地和特色歷史文化旅遊區。

 嶺大村舊址景觀。

 在由大村原村委會改建的臨時展館,我們看到了嶺南大學校訓「弘基格致,服務社群」,還有「嶺南校友會校友活動基地」的牌匾。

 嶺大人忘不了韶關大村這片抗戰中的諾亞方舟,在戰亂中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張安靜的書桌和棲息之所。

 1943年,嶺大在曲江、桂林舉行了春秋兩季入學考試,在校學生達到500多人。當年7月還合併舉行第24、25屆兩屆學生畢業典禮,109名學生從這裏畢業。

 學生中有一名來自廣東台山的青年,抗戰期間物資供應緊張,嶺大的包伙食商突然加價引起學生不滿,這位學生和幾個同學商議,決定組織學生膳食小組,終止與原伙食商的合作,自行包辦伙食,並被公推膳食部長,一年下來為大家節省了三分之一伙食費。

 這名學生名叫伍沾德,成為後來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先生及其女伍淑清是香港著名愛國實業家,1988年,在他和一批嶺南校友倡議下,中山大學設立嶺南學院,伍先生出任中大嶺南學院第一屆董事會主席。

 學生中還有一名祖籍廣東南海、出生在北京的女青年,畢業後成為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第一位女記者,並與中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成婚,1963年受美國總統甘迺迪委任,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裔。

 這名女學生名叫陳香梅,成為後來著名社會活動家、愛國華僑領袖,享有「中美民間大使」之美譽,為新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貢獻。

 大村臨時展館內的展陳。

 嶺大人忘不了韶關大村這片抗戰中的諾亞方舟,在戰亂中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張安靜的書桌和棲息之所。

 當時校園聚集了一批著名科學家和人文學者,包括李沛文、司徒衛、陳心陶、黃延毓、冼玉清、容啟動等。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這樣寫到,「對於一個參觀者,1944年的曲江似乎是一座令人愉快的城市,它擁有花木繁茂的花園。在北邊,鐵路沿着河流在宏偉的崇山峻岭與峽谷中行進。沼澤地終止的地方叫仙人廟,離曲江很近,這裏有兩所大學,嶺南大學和東吳大學。嶺南大學佔有中國最漂亮的臨時校園,離鐵路有一定距離,坐落在一大片香樟樹林中。寄生蟲學家陳心陶博士是這裏的理學院院長。醫學院由林樹模博士出任院長,他在愛丁堡時是埃格爾頓的合作者,與他一起研究磷酸原和肌肽。」

 從李約瑟的描述可以看到,戰時的嶺南大學聚集了一批從世界各地歸國的優秀科學家和學者。

 當時嶺大農學院院長李沛文教授,是國民黨高官李濟深之子,本該走仕途的官二代,卻與農業結下不解之緣。從美國學成歸來後,李沛文教授終生從事農業研究與教學,是中國果品保鮮學的奠基人之一。

 大村臨時展館內的展陳。

 大村臨時展館內的展陳。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李沛文院長率嶺大農學院,與中山大學農學院及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系合併成立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

 著名嶺南女詩人、廣東文獻專家冼玉清先生,自1924年在嶺南大學畢業後,一直留校任教。在大村期間,她創作了《遷韶校中書事十首》,記錄了嶺大遷址韶關辦學時期,師生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情景。

 1944年底,日軍再次大舉進攻韶關,粵北戰事吃緊,嶺南大學緊急轉往東江地區,結束了在大村兩年多的辦學生涯。1945年抗戰勝利後,嶺大重返廣州康樂校園。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嶺大部分院系併入中山大學,廣州的康樂校園成為中大校園,曾經的國內著名高等學府正式解體,結束了六十多年曲折而光輝的教育道路。

 此後,在香港的嶺大校友一直以「復校」為奮鬥目標。1967年,嶺大校友在香港籌辦嶺南書院,開啟嶺南大學復校的第一步。

 抗戰時期,以嶺南大學、中山大學為代表的華南高等院校遷址粵北山村堅持辦學,連天烽火中賡續文脈,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展現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也為後人留下彪炳史冊的辦學印記和寶貴精神財富。

 紀念「嶺南才女」冼玉清先生的玉清書舍。

 嶺大人不會忘記這裏,歷史不會忘記這裏。

 沿着大村通往後面小山的坡地而上,戰時嶺南大學校園舊址正在按照原樣修建中。已經完工的有玉清書舍、大村飯堂、圖書館、紀念柱等。

 建在山坡高處的是按原貌修建的學校禮堂懷士堂,堂前兩株三百年的大榕樹,古木參天,枝繁葉茂。拾階而上,步入禮堂,看着舊式舞台,當年多少熱血青年在這裏上演一幕幕抗戰活報劇。

 又仿佛聽到嶺大師生曾廣為傳唱的《嶺南凱旋歌》鏗鏘有力的歌聲,「萬千嶺南人,精精神神,合成一大群,高聲歡祝凱旋軍!嶺南小豪傑,筋力如鐵,疆場極猛烈,一戰再戰,敵人滅!」

 作者 王軍 香港商報副總編輯

 頂圖:按原貌重建在嶺大村高處的懷士堂。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