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休假,哪些廣東專家曾受邀參加?-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北戴河休假,哪些廣東專家曾受邀參加?

2023-08-11
来源:南方+客戶端

   避暑勝地北戴河

 在8月初迎來一批新的貴賓

 8月1日至7日

 受黨中央、國務院邀請

 57位國內科技前沿領域

 優秀人才代表來到北戴河休假

 其中就有來自廣東的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

1.jpg

 △8月3日,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廣大專家人才致以誠摯問候。圖源:新華社

 邀請優秀專家人才暑期到北戴河休假,是黨和國家人才工作的一項重要制度性安排。自1998年起,中央先後邀請22批1300餘位專家參加暑期休假活動。北戴河由此被稱為是「專家人才會客廳」。

 據媒體公開報道,每年的受邀專家主要是中組部與中央有關部門及各地反覆醞釀溝通、精心遴選產生的,有的省就只有一個名額。

 作為人才大省,改革開放以來

 廣東自主培養引進大量傑出優秀人才

 各行各業湧現了一批典型模範

 20多年來

 有哪些來自廣東的專家人才代表

 受邀成為北戴河的貴賓?

 在中央領導同志看望慰問期間

 他們又提出了哪些意見建議?

 1.jpg

 多名來自廣東的工程院院士受邀

 有多位來自廣東的工程院院士曾收到過參加北戴河休假的「紅色邀請函」。

 比如鍾南山院士,年過八旬的他在休假期間仍在為科研合作奔走。「這次休假安排,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才的關心重視,也為來此的不同領域專家提供了很好交流渠道,我準備讓實驗室的課題組與他們建立更多聯繫,進一步提高。現在我的一個願望就是搭建好平台,為國家、為下一代培養更多的人才。」

 華南理工大學瞿金平院士曾於2018年受邀來到北戴河。作為從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及裝備研究的專家,瞿金平帶領團隊取得多項世界首創的科技成果,打破了我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術來源長期依靠模仿和引進的局面。

 在當年休假期間,專家們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如何實現自主可控」等問題展開討論,瞿金平曾表示:「在科學道路上沒有捷徑可以走!科技工作者要勇坐冷板凳,不要迷信國外的技術,要努力想辦法走出我們的新路。」此前,他曾主動要求卸任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工作中。

 2015年受邀來北戴河休假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偲院士從事海洋生態工程研究30餘年,是多個海洋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在休假期間,他建言推動科技發展應該「把握主攻方向,就是緊扣國家需求,增強主動精神,把科技創新用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上」。

 特殊年份特別記憶

 在新中國成立的「逢十大慶」年,受邀前往北戴河休假則有特別的紀念意義。

 2009年,恰逢新中國成立60周年,活動的主題為「60年輝煌成就與我國人才的貢獻」,有6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創新創業創優人才的優秀代表參加休假,其中包括「兩彈一星」功勳專家、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突發事件、關鍵時刻中表現突出的專家、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優秀代表等。

 當年廣東獲邀的專家代表有兩人,來自廣州的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振是其中之一。

 周振長期從事質譜儀器研究,在德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其研製的質譜儀就已達到當時國際同類儀器的最高水平。2004年回國創業,不到五年便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並多次獲國家發明專利。

 此後周振曾於2020年獲評全國勞動模範,並將所創辦的企業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個規模化正向研發的專業質譜儀器製造企業。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當年的北戴河休假邀請了58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優秀專家人才代表。時任中山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的岳巧雲是其中之一。她曾參與建設病媒生物DNA條形碼檢測數據庫,創新病媒生物檢疫技術並在全國海關口岸推廣運用,提高了輸入性病媒生物的種類鑑別力,為「守好國門」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談及這次休假時,岳巧雲曾表示「不僅拓展了思維,也從與各領域專家的交流中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我將更努力地為把好『國門』作貢獻」。

 2人曾作為留學回國人員代表參加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的北戴河休假專門邀請60位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創新創業專家代表參加。他們分別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培養人才等方面創造優異成績,是留學回國人員的傑出代表。

 這一年有兩位來自廣東的專家受邀,分別是時任廣東亞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游景玉和時任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鄧國順。

 兩人都代表了當時的前沿科技方向。前者是中國第一個研製成功核電站全範圍仿真機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實時仿真技術領域的奠基者和開拓者;後者帶領團隊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塊「優盤」,被稱為是「優盤之父」。

 當年的休假主題是「創新創業與人才培養」,中組部召開座談會專門聽取專家學者對編制全國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綱要的意見和建議。其中,游景玉建議要發揮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鄧國順則建言要積極引導廣大科技人才到企業建功立業。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這次休假活動最年輕的是現任中山大學校長的高松,那一年他44歲,時任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副主任,此前一年剛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在休假期間受訪時,高松曾表示:「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

 廣東受邀代表雲集各行各業領軍人物

 參加北戴河休假的廣東專家廣泛覆蓋各個專業領域有突出建樹的領軍人物。

 2003年的休假,黨中央、國務院邀請了100名來自抗擊非典一線的醫務專家、全國防治非典科技攻關組負責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總工程師、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首席科學家。時任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唐小平是其中之一。非典期間,他所在的醫院是廣州收治非典病人最多、收治時間最長的醫院。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與專家們的座談會上,時年38歲的唐小平第一個發言。「我第一次來到心慕已久的北戴河,並且受到黨中央如此高的禮遇,相信全國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都能感受到黨中央的關懷。」

 2005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2006年度的北戴河休假便邀請了51名農業科學家和農村實用人才,其中包括來自江門台山的富貴竹種植能手陳月心。

 在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陳月心對於培育新型農民談了自己的認識:「要結合各地農村的特點,對農民進行培訓。培訓根據需要,因地制宜,不要強求什麼都一樣,應根據大家的意願,只要能夠讓大家安居樂業就好了。要想使農民真正發家致富,還要加強對年輕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新一代農民的素質。」

 全國模範教師,時任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學部主任的沈卓婭曾於2007年前往北戴河休假。其編著出版的《字體設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當年應邀參加休假活動的全國優秀教師和教育專家代表共60名,其中高職院校代表2名。沈卓婭是廣東高校唯一一名代表。

 不少專家為做好科研談認識提建議

 有多位來自廣東或如今在廣東工作的專家在北戴河休假期間,為做好科研工作談了自己的認識,並提出意見建議。

 時任中山大學副校長,現為南方醫科大學校長的黎孟楓曾參加2015年度的北戴河休假。其間他曾對做好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提出建議,「在醫學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之間有斷層的情況,兩者有各自的價值取向和目標,需要注意基礎和應用之間雙向的相互引導作用,而不能只強調單向。」

 生於1983年9月的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若鵬於2012年受邀,是當年休假專家中最年輕的一位。休假期間受訪時他曾表示:「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環境,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感、危機感、使命感,力爭在原始科研方面突破創新。」

 如今已是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籌)的結構生物學家顏寧曾於2016年作為青年科學家代表受邀來到北戴河休假。在交流中她表示:「現在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有這麼好的條件,再不好好干,真是對不起祖國和時代。」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岳巧雲憶述北戴河休假經歷:全程感受到細心貼心,紅色邀請函終生難忘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岳巧雲曾於2019年受邀參加優秀專家人才北戴河休假,度過了令她難忘的6天。當時她是中山海關技術中心的研究員。那一年共有58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專家參加休假活動,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受邀的「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湧現出的優秀專家人才代表」。

 在北戴河休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會有什麼獨特的收穫或感悟?10日,記者專訪了岳巧雲。

 1.jpg

 △岳巧雲在2019年北戴河休假期間留影。

 南方+:您得知自己受邀去北戴河休假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岳巧雲:得知消息之後,我特別激動。其實,我覺得自己只是在一直堅持兢兢業業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想到能獲得這麼高的禮遇。

 收到通知可以帶一位家屬。兒子當時剛高考完,我就決定一定要帶他去,讓他在邁入大學校門前感受一下國家對於人才的重視和關愛。

 南方+:在接待上有什麼感受?

 岳巧雲:一下飛機,就有中組部的同志在迎接我們,當天先在北京的賓館入住,第二天出發去北戴河。接待禮儀、車輛住宿、活動安排,都特別細心和貼心。當時我就感嘆,我們是像嬰兒一般被精心呵護。

 南方+:休假中有哪些活動?

 岳巧雲:整個氛圍很輕鬆,時間安排上也很寬鬆。我們遊覽了山海關城樓,還一起看電影、打乒乓球以及專家自編自演的文藝晚會。

 當時受邀的專家分成幾個小組開展交流座談。現場有院士、藝術家、醫生、教育工作者,最年長的70歲,最年輕的是「80後」,雖然大家工作領域、年齡階段不盡相同,但在科研攻關、成長曆程等方面有着一樣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所以有特別多的共同語言。那時候,我們就圍坐在一起,每個人分別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

 雖然是休假,但大家好像也都沒有停下工作腳步,心沒離開過「科研戰場」,有的寫科研項目立項書,有的還在改學生的博士論文。

 南方+:休假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岳巧雲:印象最深的是拿到那張黨中央、國務院發出的紅色邀請函。剛到北戴河,我在房間裏收拾東西。聽到有人敲門,我開門一看,門外站的是中組部人才局的主要負責同志。他跟我打招呼,然後把手寫着我姓名的邀請函遞給我,表示歡迎。

 讓我觸動的是,他一扇扇敲開58名專家的房門,一個個問好、歡迎,特別真誠。說真的,我當時內心想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我將無我」。國家有着如此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愛才之心,我只有更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之中,才能不負期待。

 南方+:當時跟其他專家哪些話題交流得比較多,有什麼收穫和啟發?

 岳巧雲:我們都相處得特別好。要說收穫最大的,是大家的成長曆程、愛國之心給我帶來的激勵和觸動。

 那時候,我們常常會分享彼此的成長經歷。我跟當時一位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教授交流得比較多,我倆都是從基層慢慢成長起來的。他講了自己一路從中專、大專、大學再到成為博士生導師的故事,我特別佩服,也從這裡面獲得了很多正能量。

 特別貼心的是,還安排了時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周憲梁博士開設 「健康講堂」,在休假之餘為我們備課,講怎麼預防、保健和治療心血管病。

 南方+:休假過程中,有關方面聽取了您哪些意見建議?

 岳巧雲:來到北戴河的第二天,中央領導同志就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來看望我們,送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並通過我們向全國的知識分子轉達來自總書記的親切問候和勉勵,還詢問我們休假活動有什麼不足、不周到的地方。

 在北戴河的每天,中組部的同志一日三餐都跟我們一起吃,大家都「坐不住」,端着盤子走來走去互相交流。

 當時我比較關注兩件事。一是在防範外來有害生物進入國境的風險上,如何創新技術以及把數據庫建立起來;二是怎麼在用好、留住人才上更加細緻化。我們就在餐桌上跟中組部的同志互相交流這些建議。

 南方+:從您自身的觀察來看,這些年國家人才政策有什麼變化?

 岳巧雲:最近兩年,確實感受到國家、省市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力度更強了,比如中山,去年開始開展了特聘人才評定工作,補貼支持力度更大了。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