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林,那人-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那山,那林,那人

2023-08-19
来源:香港商報網

 珠江三角洲是珠江水系幾條大江在這裏匯聚入海,沖積而成的平原,而這片平原的四周卻是山地丘陵綿延縱橫。

 嶺南多山地,環繞珠三角,比如東莞的觀音山、深圳的梧桐山。

 梧桐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橫亙深圳特區東部,猶如深圳脊梁,其主峰海拔940多米,為深圳第一高峰。這座高山與南面的香港,環抱大鵬灣,海灣西北角,稱作沙頭角。

 「日出沙頭,月懸海角。」清朝官員巡視大鵬灣在沙頭角所題詩句,沙頭角由此得名。

 沙頭角,依山傍海,偏居一隅。

 過去因大山阻擋,從深圳去往沙頭角,需繞行沙灣橫崗,要耗時四五個鐘頭。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後,經濟飛速發展,穿山架橋,天塹通途。

 如今從深圳市區去往沙頭角,不僅有早期建設的梧桐山隧道,還有沿着半山架設的深鹽二通道,現在統稱東部沿海高速。後來還拓寬修整了梧桐山盤山的邊防巡邏道。

 偏居山海深處的沙頭角,已成交通要道,車水馬龍,喧鬧無比,城區建設也隨之騰飛而起。

 這裏有世界集裝箱大港深圳港的最大港區鹽田港,有黃金珠寶生產占全國重要市場份額的沙頭角保稅區,還有著名的中英街。

 山海之間,通達繁華。

 在這喧囂繁華間,始終保留有一方淨土,那就是廣東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默默守護這方淨土的一百多名沙頭角林場員工。

 沙頭角林場與深圳經濟特區同齡,他們與深圳共同成長。

 深圳特區從一個邊陲小縣起步,四十多年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蹟,成為繁華國際大都市。沙頭角林場也從一片山林起家,經過四十多年發展,他們見證了深圳的經濟奇蹟和城市飛速發展,而始終如一、初心不改,為這座城市守護着梧桐山這片自然山野,守護着這座城市的綠肺。

 從山林到林場,從荒野到森林公園,他們默默地付出着、奉獻着。出則繁華,安於自然。

 癸卯年初秋時節,逢首個全國生態日。在這個特殊日子,這座距離繁華都市最近的國有林場,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全國各地的生態文學作家們。

 森林、山水、自然,是文學創作的天然土壤,這裏有講述不完的故事,抒發不完的情感。寄情山水草木間,是中國文人的傳統。

 隨着中國經濟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生態對於國家、城鎮、居民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的最基本保障。空氣、水、森林,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生態文學如何講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到實踐的中國故事,這是中國林業生態作家協會組織作家們走進沙頭角林場、走進生態保護一線的初衷。

 作家們的到來,受到林場職工的熱烈歡迎。而作家們說看到林場職工的第一感覺,就是健康、淳樸。

 易禮江場長結實挺拔的身材,莊添明副場長開朗樂天的性情,榮道軍副場長樸實沉穩的表情,以及林場一班人熱情中透出的憨厚,言語中透出的質樸,都在不斷加深大家的第一印象。

 易禮江場長從小長在內蒙古,看上去也就是四十出頭的模樣。而一介紹,在林場工作已經30多年,實際年齡比看上去要大。

 問其如何保持這般年輕的狀態,他回答很簡單,一是酷愛運動,二是做人簡單,還補充了一句「每天在公園裏上班能不簡單嗎」。

 是啊,林場職工每天工作在森林公園中,呼吸着新鮮的空氣,眼中是如畫的風景,幸福嗎?幸福!寂寞嗎?寂寞。

 好山好水好寂寞,不僅可以形容華人在海外的生活,也是林場員工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

 一百多名林場員工撒到大山中,與森林、溪流、花鳥、魚蟲做伴,經常一天中見不到幾個人。

 有作家問,易場長您來深圳三十多年,外面一定有很多機會,為什麼一直守在這片寂靜的山林。他的回答還是「這裏簡單」,除此之外還有一份傳承和責任。

 易禮江1989年從學校畢業分到沙頭角林場,從一名青蔥小伙一直做到林場中堅。他的青春,他的熱血,都奉獻給了這片山林。

 這片山林在工作之外,也給他回報了一個溫暖的家庭。老場長把女兒許配給這個北方小伙,這個小伙也在不知不覺中接過林場的重擔。

 沙頭角林場從1980年至今,已歷經十位場長,易禮江的老岳父是第五任,他是第十任。林場人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着守護着這片山林。

 沙頭角林場成立於1980年,與深圳特區同齡,是廣東首批國家級森林公園,也是深圳唯一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改革開放之初,為探索建設森林公園的新模式,廣東省林業廳和深圳市於1980年批覆成立「國營羅田林場恩上分場」,將梧桐山部分國家飛播林和沙頭角大隊部分山地、水庫、海灘建設成為森林公園。

 1984年,廣東省確認國營沙頭角林場為省直屬國有林場。1989年6月,國家林業部批覆將沙頭角海山森林公園(國營沙頭角林場)升格為廣東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

 1997年8月,國營沙頭角林場更名為廣東省沙頭角林場。2001年5月,沙頭角林場加掛廣東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牌子,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沙頭角林場總面積541.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5.2%,現有野生植物240科1419種,擁有刺桫欏、穗花杉、白桂木、粘木等植物,還有華南沿海最大的野生土沉香植物群落。

 目前查明這裏有野生動物64科196種,珍稀野生動物有蟒蛇、鳶、赤腹鷹、褐翅鴉鵑、小靈貓等,原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優良。

 多年來,沙頭角林場的國有林場改革轉型、自然教育和生態價值轉化研究等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國有林場的前列。

 帶領我們上山的林場員工中有一位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名叫安然。安然老師中等個頭,比較瘦弱,在人群中不太顯眼。

 這位貌似普普通通的女孩,在全國林業系統,卻是大名鼎鼎。她帶領的沙頭角林場自然教育團隊,幾乎拿遍了林業系統自然教育獎項。

 中央賦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使命,在林業自然教育領域,安然老師的團隊始終發揮着先行示範的作用。

 大家來之前,已經閱讀了一些關於林場的材料,所以對安然老師已知大名,心懷崇敬。而在與安然老師的交談中,很多重要的問題和話題,總是在她平和平淡的言語中化為平常。

 但大家還是能從她平常的話語中,感受到很多不同的東西。

 最後安然老師甚至帶領一群成年人,玩起了看似於兒童般的遊戲。遊戲挺簡單,卻寓教於樂,在趣味中和觀察中學習自然知識,同樣適合成年人。

 沙頭角林場是全國開展自然教育起步較早的林場,他們結合場域資源和自身特色,建立起別具特色的自然教育發展模式。

 安然老師的團隊通過探索林場自然教育發展的新路徑與方法,為同類型自然保護地開展自然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鑑和思路。

 一行人先後參觀了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鴛鴦谷、恩上半山公園帶、濕地修復點。還有沙頭角林場以繡花之功建設的近10公里的原生態森林步道,因為時間關係這次不能走完,只有期待下次了。

 一路陪同大家的莊添明副場長,也是甚感遺憾。他說林場的一草一木、一地一景,都浸透着林場員工們的心血,就像自己養育的孩子,有的在變化成長,有的保持着原有的樣貌。真希望作家們能多走走,多看看,和他一起感受自然生態之美。

 莊添明除了是一位林業工作者之外,還是一位詩人。他來自粵東的揭西縣,身上洋溢着客家人的直爽和質樸,也是一位樂天派。一路與大家談天說地,坦誠灑脫,盡顯率真性格。

 他把自己新出的詩集《梧桐夢》,很鄭重地一一贈送給大家。作者在詩集《序言》中這樣寫到:梧桐山如師似友。誕生於侏羅紀,歷經滄海桑田,依然巍巍屹立南海邊大鵬灣,亮着鵬城第一峰的旗旌。其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的堅定意志堪為表率。她胸懷博大,笑傲風雲,滋養萬物,包容來者。不管是風霜雨雪,還是酷暑嚴寒,始終為深圳特區和深圳新老居民遮風擋雨,調節氣溫,貢獻新鮮空氣。其奉獻精神和包容品格正如兄弟姐妹同學戰友!

 「梧桐山如師似友」,這也許就是易禮江、莊添明、榮道軍和安然等林場人,對這片山林的真實情感。(關唐)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