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眼睇深圳】有片 | 北上創業17年,港青黃鵬:深圳是我的第二個家-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视频栏目 > 熱門推薦

【港眼睇深圳】有片 | 北上創業17年,港青黃鵬:深圳是我的第二個家

2023-08-22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家在大灣區城市開拓商機,與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更成為首選之地。而有一位深具慧眼的香港青年,早在17年前就看好深圳的發展前景,於2006年選擇在深圳創業,並在羅湖安居樂業,他就是東捷運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黃鵬。北上深圳近二十載,港青黃鵬一路沖浪,事業從深圳走向全國各地,生意也越做越大。他近日接受本報採訪時坦言,「香港有好多Idea一定要在深圳來實現,從深圳輻射祖國內地,而深圳又依托香港平台打開國際市場。深圳已經是我的第二個家,希望她越來越好」。

 「港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說起當初從香港到深圳創業的契機,黃鵬娓娓道來。他年幼時隨父母從福建移居香港,完成學業後,於1999年加入國際航空物流業,在香港做航空運輸員,2004年,在機緣巧合下,受公司委派來到大灣區工作,前往深圳開拓華南區國際空運業務。因為十分看好珠三角物流發展前景,加上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和經驗,2006年,黃鵬在深圳市羅湖區創辦深圳市東捷運通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從事國際空運物流業務。

 當時,全球正處於產業大轉移時代,身處「世界工廠」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大量產品由此出口至歐美國家和世界各地。坐擁香港航運中心和大灣區製造業中心優勢,給黃鵬所從事的國際貨運物流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他們剛開始從珠三角接單,利用香港機場及港口航線密集、高效的優勢,將貨物運往香港機場分撥出口,到2009年開展香港+內地各大機場聯動業務,建立香港、廣州、上海、廈門、中山、惠州、東莞和肇慶營業處,讓出口企業的選擇更多元。

 「華南市場是香港的空運出口,珠三角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就是深圳,好多公司都會選擇在深圳設法設一個總部,從深圳出發開拓珠三角,再到長三角各個地方。」黃鵬如是表示。

 從某種程度上說,物流行業是經濟活動的晴雨表,黃鵬的深圳創業史也充分見證了港深的融合、深圳等灣區城市的迅猛發展。剛開始來深圳工作兩年,黃鵬發現整個深圳和華南都很有活力,機會也很多,「感覺深圳無論是城市環境、外貿、居住和城市發展等都處於上升期,充滿了希望和未來。」

 在黃鵬的創業記憶中,深圳是創新之城,奇蹟之城,發展機遇大,不同的人匯聚於此,有無限性的可能。黃鵬憶述:「當時全國各地的好多後生仔過來,他們有好多創意,好多想法,和他們一齊去合作,做出來好多東西令到客戶很滿意。實際上好多同事都是和公司一齊成長,一齊發展過來的,有些同事都做了十七八年,有一半同事做了超過十年。」

 如今深圳蓬勃發展,和香港聯繫日益緊密,政府從各方面給予很多補貼與扶持,為港青帶來很多機遇。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3周年,談到港深的未來發展,黃鵬就表示,深圳同香港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未來深圳與香港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香港對深圳而言也發揮着重要的窗口作用。「香港有好多idea、好多構思、好多模式,但他的產品一定要在深圳來實現和完成,同時,深圳又可以利用香港的平台打開國際市場。」

 全世界都在卷?IT賦能物流「卷」中取勝

 深圳素有「中國矽谷」之稱,黃鵬說,深圳這幾年IT賦能非常之強勁,有好多科技、新的技術去支撐、賦能物流業務。「以前我們運作都是要打電話問或者要要face to face去問,現在可以通過APP系統提升我們的效益,包括服務客戶也做到更加精準了。我們以前要300個人去做的事情現在100個人就能做到,提升了整個企業的競爭力。」儘管傳統物流行業面臨挑戰,但東捷運通依靠科技手段賦能傳統產業,令到效率和效益同步提升,在激烈的競爭中屹立不倒。

 「以前我們做的比較傳統,現在跨境業務也有做,關鍵是以前空運就是機場對機場,現在可以做到門對門了,有專線服務、FFBA服務、空運派送服務,之後又接觸到中歐鐵路、中歐公路、海運等,生態鏈服務鏈以及產品更加豐富化。 」

 隨着現代物流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行業的專業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東捷運通公司的發展也從粗獷式發展向越來越精細轉變。面對跨境電商的興起,黃鵬的應對之策是「用系統來對接跨境電商,成為其中的服務商,為電商物流企業和貨主們及時提供了高質量的服務,為粵港澳大灣區物流建設、推動國家航空運輸業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而他對深圳的未來更是充滿信心:「深圳有IT之道、創新之道、先進工業之道,空間還有好大,好多機會,畢竟他也才成立四十多年。」

 「深圳是第二個屋企,羅湖就好似香港一樣」

 長期在深圳居住和生活,黃鵬感嘆自己已是地地道道的新深圳人。他說,這幾年實際上已經當深圳是第二個屋企,「我覺得羅湖就好似香港一樣,沒什麼分別。在羅湖國貿、春風路、鳳凰路、水貝、翠竹、湖貝等地居住了不少港人,有不少港式茶餐廳、酒樓、火鍋店,港味非常地道。」

 他亦談到,通關以來越來越多香港人北上消費,深圳的各大商場都被港人逼爆,同樣的價錢,內地的消費、服務體驗感比香港好好多。黃鵬說,現在港深聯繫日益緊密,來往兩地的商家、讀書的學生,「實際經過這幾年疫情,大家更加明白到,相互之間是『你需要我,我需要你』。」

 他指出:「深圳是個包容開放的城市,充分吸收了當下潮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最新的方向。」

(記者:李穎、謝嘉敏、羅維維 視頻:趙師越 美編:楊亮)

[责任编辑:赵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