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評】搞活夜市 提振香港經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建評】搞活夜市 提振香港經濟

2023-09-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立法會議員 鄭泳舜

 近月,社會對於政府計劃打造夜市的討論度甚高,有意見認為成本高及限制多等因素影響夜市的成功率,而政府欲興旺香港夜市是為了吸引本地和旅客在港消費,為香港經濟復蘇增添動力。過去的三年疫情改變了本地市民的消費模式,由餐廳消費改為自行下廚,久而久之習慣了減低外出消費的意欲,結果導致商舖提早結束營業時間,更無法為旅客提供消費的渠道,最終令香港長久以來聞名的「夜生活」逐漸消失。

 疫情過後,政府致力於振興本港經濟,包括發放電子消費券、優化「補充勞工計劃」,為人手短缺的行業輸入人力資源等,惟入境處數字顯示,今年7月有逾580萬人次港人北上,平均每日有19萬人次,而深圳為了吸引更多港人,在口岸派發旅遊攻略並附上優惠券,令港人認為北上消費的性價比更高。的確,參考內地各個城市舉辦不同主題的夜市吸引本地人和旅客,例如雲南的西雙版納星光夜市,配合民族歌舞表演;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整個區域布滿綵燈及燈光秀,道路兩旁有藝術表演如彈奏琵琶,還有傳統雜耍、變臉及跳舞,增加遊客的新鮮感及重複到訪的機會,節目安排每兩個月便會更新一次等,都能激發起香港打造夜市的創新元素。

 在香港提起夜市,很自然令人聯想起香港七八十年代曾舉辦過的「大笪地」,當時除了為經濟能力不高的市民提供低廉的消閒娛樂,也是提供給小販謀求生計的機會。時至今天,政府重新計劃夜市,當然與當年的方向不一,不會只集中在當年的夜市設計及其簡陋的安排,而是從整體上考慮香港夜經濟的發展,以夜市模式作為夜經濟計劃的開端,從而帶動晚間消費,藉此改變本地人習慣而增加外出消費的誘因,重拾香港夜生活才能為香港帶來可持續的收入。故此,建議政府加強推動「市集經濟」及制定「夜經濟」政策,可選址如西九文化區、尖沙咀海濱、觀塘海濱及中環海濱旁等政府用地,避免阻礙鄰近的商業活動。

 此外,除了提供多元化食品及不同類別市集服務,亦可加入大型表演活動、文化及體育元素聯乘作為主題特色,例如近日在中環海濱舉辦的 「SummerFest 中環夏誌」,既有歌唱表演、藝墟、售賣食物及衣服物品等,也提供籃球、跳彈床及乒乓球等運動設施,都是相當成功的活動,十分受到本地人和旅客歡迎。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