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是「醫者,意也」還是胡亂臆語?-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是「醫者,意也」還是胡亂臆語?

2023-09-04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文:吳文豹)醫者,意也,是中醫認知的一種方式,且是要求中醫達到的境界,它是在一切已知的思維材料和認識經驗的基礎上,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能作出正確的識別,敏銳的洞察,直接領悟,直達事物的本質及核心內涵。

    在中醫學中要想達到對疾病內涵深層的把握與了解,必須熟練地掌握中醫理論學說,又要在臨床的實踐中反覆驗證,逐步提高認識與體會,對經典論述和聖賢之言,或某些疑難問題,去念念不忘,殫心竭慮,反覆琢磨,不斷提高對疾病的認識,使之一旦心意有解,終於獲得深層次的獨特見解,這種思維認知方法古人也把它稱作「心悟法」。這是中醫學認知的一種特有的思考方法,清代名醫程鍾齡在《醫學心悟》一書中說:「心悟乎古人之言,能暢達古人言中之意;心契乎古人之心,能曲繪古人意中之言」。對一些「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醫案、醫論、醫話之言外之意達到心領神會。達到洞悉病源、掌握氣機變化,需要澄神內視,虛心涵咏、靜心體察,以神遇之、以意會之,方得其真,達到一旦臨症,憑着豐富經驗的積累及臨證當機的直覺判斷,對疾病作出正確診斷。

    在中醫史上有過許多這樣的名醫大家,比如「扁鵲四見齊桓公」的故事,扁鵲應用「四診」中的「望」診,斷定齊桓公疾病變化由淺入深,直致死亡的過程。藥王孫思邈醫術高超,似有「起死回生」之本領,把望、問、聞、切四診中的「望」診達至出神入化的境地,心領神會地抓住患者所出現的一些細小變化「特徵」,判斷出已經入棺婦人流出的鮮血,診斷患者未死,經搶救後,救回一命。被後人稱作有「起死還生」之術。清代名醫徐靈胎,用極為普通的一種中藥萊菔子(蘿蔔籽)治癒了皇太后腹脹胃中不舒之痰症。乾隆皇帝御賜他「布政司」一職,被傳為「三錢萊菔子,換來一個布政司」的佳話。民國時期胡適患「消渴症」,經西醫治療,沒有取得效果,後請有「陸黃芪」美稱的陸仲安中醫大夫診治,陸經精心診斷,採用大劑量黃芪,治癒胡適之病,展示了中醫醫理無窮,用藥千變萬化。

2026368344.jpg

本欄作者的《參悟醫道》書法作品。

    六十年代,我在中醫院實習,偶遇當時中醫界曾稱「南程北蒲」(南為程門雪、北為蒲輔周)的著名中醫—上海中醫學院院長程門雪先生,其時他為一位發燒十天不退、治之無效的病人會診,他詳細地詢問、檢查、望、問、聞、切後,對原有處方凝神思索了一下,說:「箋方用藥沒錯」,他指着其中二味藥,說把這二味藥的劑量對換一下,說後起身離開,醫院即去換藥後服用。第二天,病人體溫恢復正常,繼之服用,一周後完全恢復正常。根據以上幾位大師,我們可以看到歷代名醫們的「天賦」,那麼「天賦」是什麼?學中醫的獨特「天賦」,應該是在「醫者,意也」的思維方式下,勤奮努力,博及醫源,精勤不倦,對疑難之題念念不忘、反覆琢磨,一旦意解,獲得獨到見解,達到「慧然獨悟」的境地,有時研究醫案,猶如苦行僧,學習中醫過程,要經得起寂寞,耐得住孤獨,專心致之,才能修得正果。

    反觀現在,許多學中醫者,把中醫視作「快餐文化」,今天學,明天會,不肯下苦功夫,又沒有系統全面的中醫理論知識,又沒有臨床長期的扎實而豐富的體會與經驗。他們投機取巧,利用中醫這種思維結論不是以嚴密的邏輯推理為前提,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說病帶有籠統性、缺乏精確性,不可重複性和帶有或然性。使用含有一定臆測推算的思考形式,脫離「醫者,意也」的本質,脫離實際,歪曲理論,肆意延伸,全憑主觀臆斷去推測,步入巫術領域,滑向隨心所欲,胡說八道的界地。

    此外,一些江湖術士、江湖騙子們常把許多中醫術語變作他們騙術咒語中的名詞,把中醫理論斷章取義,胡亂嫁接,故弄玄虛,為其所用。這種事例在社會上常有發生,給中醫學帶來極壞的影響。

31.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