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式落戶深圳 將舉全市之力推動中心建設-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式落戶深圳 將舉全市之力推動中心建設

2023-09-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瑞士日內瓦當地時間9月6日(周三)15時23分(北京時間9月6日21時23分),《濕地公約》常委會第62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方提交的關於在中國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的區域動議提案,國家林草局和深圳市政府組團在現場參會。這標誌着國際紅樹林中心的正式落戶深圳。

8038011bfcc68c548e5b00c265115ff.jpg

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是在《濕地公約》框架下建立的一個獨立、非盈利的國際組織。未來,中國將以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為平台,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的國際合作與對話交流,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國際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標誌着深圳將成為國際多邊環境治理機制的全球樞紐之一,也令深圳在國際生態保護領域擁有一席之地。

下一步,深圳將在國家林草局的統一部署下,依照區域倡議框架文件要求,舉全市之力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國際紅樹林中心建設。同時,深圳將以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為契機,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在全球生態保護事業中謀劃和推進濕地保護工作,推動紅樹林整體性保護、系統性修復和可持續利用的國際合作和聯合行動。

c145b16543d90f7f2bfed57fc1f8dbb.jpg

將出台《深圳經濟特區濕地保護條例》

深圳市規自局官員向記者表示,將具體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向內挖潛,打造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能力示範城市,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先行實踐者」。在法制建設方面,盡早出台《深圳經濟特區濕地保護條例》及配套制度,推進濕地保護事業步入法治化、制度化及規範化軌道;在規劃引領方面,高水準編制《深圳市濕地保護規劃(2021-2035)》、《深圳市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做好濕地保護頂層設計;在保護形式方面,構建重要濕地、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和小微濕地的濕地保護體系,提升濕地生態保護效能;在城市定位方面,多措並舉提高濕地保護率,爭創國際濕地城市、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能力示範城市;在人財物力方面,優化人才成長空間,廣納全球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國際人才雙向交流。拓寬社會資金和力量渠道,統籌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濕地生態保護事業。按照「嶺南客家、新中式」的建築風格,傾力打造紅樹林濕地博物館和中心秘書處項目,兼具公益性、市場化投入運營。

先行先試 將中國的碳匯成果推向全球

二是向外而行,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做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積極參與者」。深圳將通過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舉辦區域性紅樹林濕地保護峰會、高峰論壇,促進全球紅樹林知識共享與科研合作,建立健全紅樹林自然教育體系,提升紅樹林國際教育培訓公共服務水平。深圳將通過建立開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紅樹林和濱海藍碳生態系統國際合作機制,促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的國際合作和聯合行動,推動《濕地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多邊環境公約履約,助力實現昆-蒙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全球氣候目標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圳將通過高質量的紅樹林藍碳碳匯交易項目,完善形成一套紅樹林藍碳交易的確權、核算、認證、交易、監督和保障的全鏈條制度,通過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為平台,嘗試把中國的碳匯成果推向全球,讓中國的藍碳碳匯交易走向世界。今年以來,深圳已開展了不少相關方面的先行先試(詳見下列相關鏈接)。

719afc3e2abd3e34682630a15006606.jpg

圖源紅樹林基金會(MCF)

三是做實現全球環境有效治理的「有益貢獻者」。深圳將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國際紅樹林中心籌建工作,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台,建立開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紅樹林和濱海藍碳生態系統國際合作機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構建熱帶、亞熱帶海岸帶天然生態屏障發出深圳聲音;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深圳案例,助力全球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提升我國在國際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貢獻深圳力量;深圳將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及合理利用技術交流,提高紅樹林保護修復及合理利用能力建設,向世界展示濕地保護中國方案。(記者童越)

相關鏈接

今年以來,深圳在碳匯交易多個開創之舉:

1,5月25日,深圳市規自局發布全國首個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為目標的《紅樹林保護項目碳匯方法學》,填補了國內自然生態系統保護類碳匯項目方法學空白,加快推動海洋藍碳價值轉化。

2,7月2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推動全國首單紅樹林碳匯指數保險在深圳落地。實現了紅樹林保險與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有效結合。

3,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第一監測期內(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碳匯總量共38745.44噸)3875噸紅樹林保護碳匯量將於9月26日下午3時公開拍賣。據介紹,這將成為全國首單紅樹林保護碳匯拍賣。

微信图片_20230906222710.jpg

頂圖圖源:紅樹林基金會(MCF)

[责任编辑:林铿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