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集】總結抗災經驗 完善應急機制-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學研集】總結抗災經驗 完善應急機制

2023-09-12
来源:香港商報

文武

過去兩周,香港先後遭遇了超強颱風「蘇拉」侵襲,和颱風「海葵」殘餘低壓槽引發的百年未遇暴雨。兩場災難,風災和雨災來勢洶洶,威力極大,香港遭受了較大的影響,但災後很快就能迅速恢復正常運作,顯示出香港社會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和高效的善後機制。但這兩次天災也發出強烈的警號,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之下,各種天災和極端天氣會更頻繁發生,香港需要全面提升防災抗災和應對突發災難的能力。

超強颱風「蘇拉」來襲,在接近香港不足40公里之處掠過,威力極大。應對颱風侵襲,香港已累積了多年的經驗,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從預警到救災,再到災後的善後,都有完整的系統,再加上政府新建立的「全面動員機制」,因而在應對颱風「蘇拉」的整個過程中,顯得有條不紊,災害被減至最小。

港府全力應對災情

「蘇拉」過後,颱風「海葵」緊接而至,颱風中心雖然離香港比較遠,沒有造成嚴重的風災,但「海葵」的殘餘低壓槽,卻在9月7日晚至8日上午之間,給香港帶來了一場百年一遇的大暴雨。這場暴雨給香港帶來巨大的災害,全港多處被水浸,馬路變成「河流」、商場變成「水潭」,一些港鐵站、地下停車場幾乎被水淹沒,大量車輛被洪水所困,市區公屋邨旁的山坡出現罕見的山泥傾瀉災難。

特區政府在災難中立即行動起來,紀律部隊和多個政府部門,包括渠務署、路政署、民政署、天文台、醫管局等,全力應對災情,處理緊急情況,轉移及安置受災居民。暴雨過後,政府各部門和民安隊、關愛隊,以及多個民間組織迅速展開災後清理和救援,發揮了極大作用。短短一天的時間,大部分受災的地點已經被清理,港鐵恢復運作,交通道路恢復通行,大多數市民都恢復了正常生活。

政府各部門謹守崗位,顯示出新一屆政府的責任擔當。社會各界迅速行動起來,展現新時代新風氣,讓香港社會整體在災後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恢復正常運作,顯示出香港社會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有很高的工作效率。

接連出現的極端天氣造成的重大災情令人震驚,也對香港的應對災難體系響起了警號。在全球氣候暖化的大背景之下,從「山竹」到新冠疫情,再到這次世紀雨災,災難出現的機率正在提高,災害的威力不斷提升,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也不斷擴大。香港須進一步完善應急和救助機制,以提升香港整體的緊急應變能力。

建立高效緊急應變機制

從這次應對世紀暴雨災難的情況看,特區政府確實在多方面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間。比如,對於極端天氣的預測能力必須提升,香港能夠十分準確地預測到颱風的走勢及其有可能帶來的災難和影響,但對於暴雨和其他天災的預測則顯得不足。誠如專家所說,預測暴雨仍是全世界科學界的難題,能做到提早一小時預警,已是很難得。對於市民大眾來說,能提早一小時預警,就可以讓許多人避免受災,減少損失。特區政府應加強科學研究,加強與周邊地區合作,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對極端天氣的預測。

又如,在預警機制方面,這次雨災顯示,單靠日常的暴雨警告機制,已不足以應對百年、甚至數百年一遇的嚴重災難,香港需要有更完善的災難預警機制,提醒市民做好防災準備,減少損失。廣東省和深圳市也同樣遭遇了這次世紀雨災,而當地政府透過手機短訊、新聞公告等多種渠道,預早向民眾發放預警信息和防災資訊,讓各地民眾可以及時掌握最新的天氣資訊,做好準備,其中有一些做法和經驗,值得香港參考借鑑。

特區政府應對重大災難的機制也需進一步完善和提升,除了紀律部隊和一些專門應對災難的部門之外,政府還須進一步建立高效的緊急應對機制,由指揮統籌,到資訊發放和管理,再到全方位動員、善後都須全面提升。

許多造成嚴重損失的災難都是突如其來,前所未見的,香港需要從每次災難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不斷完善和提升應急能力。「山竹」過後,香港有了「極端天氣」的預警機制,新冠疫情過後則建立了「全面動員機制」,組建了地區關愛隊。這次雨災過後,特區政府也須認真總結經驗,完善機制,提升應急能力。

頂圖:中通社資料圖。

[责任编辑:林铿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