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探針】發展夜市固然好 搞好創科更關鍵-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市場探針】發展夜市固然好 搞好創科更關鍵

2023-09-12
来源:香港商報

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服務業是香港經濟支柱,零售業則為本地勞動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復常通關後,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增加,遊客訪港購物卻不如許多人原先預期般多,港人北上消費則明顯增加。有消息指,本地零售營業額不增反減,港府及時掌握情況,也有官員近來北上參觀內地某些城市的夜市,回港後便在香港推廣搞活夜市經濟。這固然是好事,但也有以下幾個觀察點:

夜經濟難長期提振本地消費力

一、夜經濟對提升本地競爭力無明顯作用。港人工資本來就相對較高;疫情封關期間,本地租金持續高企,電費、公共交通費均上升,零售商品價格也水漲船高。內地不斷改善產品質量,進口的商品也越來越多;電商平台避免了許多中間環節費用,線上售賣的商品價格遠低於線下。港人北上購物反映兩地商品和服務性價比在這些年的變化,香港競爭力明顯轉弱。

發展夜經濟與市民節假日觀看放煙花不一樣,前者需要搞活夜市。若香港僅希望通過夜市吸引遊客駐足和消費,而不解決本地物價高企的問題,就無法提升競爭力。香港夜生活從來都是多姿多彩的,若在更多社區搞夜市,而又沒有什麼新意,開始的幾天可能還會吸引一些遊客消費。當遊客感到缺乏新鮮感,而價格又較貴,吸引力就會明顯下降。

二、夜市經濟不可能長期提振消費和增加整體收入。夜市能吸引市民消費,但假設居民可支配收入不變,夜市消費增加,白天消費就會減少。長遠來看,若香港相對深圳的競爭力不變,多搞幾個夜市,也不可能改變本地居民北上消費的習慣。

據稱港府計劃在多區發展有特色的夜市,有沒有特色見仁見智,但一個社區夜市能為多少攤販提供機會很難估計,商戶從中盈利並持之以恒的可能性會更低。香港今年5月至7月的失業率為2.8%,就業不足率為1.1%,均處於較低水平,搞夜市能為香港提供多少職位或增加整體收入值得懷疑。

若引入大灣區其他城市居民來港搞夜市,又可能與港府發展夜經濟初衷不一樣。夜市必定會擾民,還可能產生新的社會矛盾,而那又是應該避免的。

三、內地一些地方發展夜經濟是為增加當地就業,而香港呢?一般來說,內地晚間經濟活動並不活躍。歷史沿革、二元經濟和人口眾多,內地改善就業需要克服的困難比香港多。內地一些城市近年發展夜市經濟,主要是通過夜市消費改善當地的就業,其次才是振興地方傳統文化。夜市能引起一些穩定收入的居民、遊客或需要上夜班的人對當地民俗感到新鮮,刺激他們消費,從而讓他們的收入轉變為攤販收入;功能上與發展旅遊業是相似的。

港府官員或許受到內地夜市氣氛的感染,希望把內地好的經驗移植到香港,在施政報告或其他場合提出新的經濟方案;實際上香港與內地在發展夜市背景方面有明顯的差異。

創科是香港未來發展關鍵

四、發展需要依靠創科帶動。香港經濟需要持續增長,人均收入也應不斷提高,主要動力可以來自創科帶動的經濟多元化和拓展新的國際市場。新加坡人均GDP約在19年前超越香港,兩地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現在香港人均GDP約為新加坡的六成。

應該看到,上世紀80年代香港生產線北移,及後產業空心化。現在香港製造業GDP佔比約為1%,而新加坡則是23%。要把香港經濟搞上去,着力點仍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則需要創新科技帶動,應把注意力放在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並在那裏開展創科研發、應用開發和生產銷售。

如前述,香港發展夜市經濟是好事,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在這個時候發布也是有意義的。香港經濟要發展,需要有穩定的政策方針。

頂圖:中新社資料圖。

[责任编辑:林铿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