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新時代「江湖郎中」?-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新時代「江湖郎中」?

2023-09-16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部

  (文:吳文豹)「江湖郎中」一詞,常為民間中醫的一種稱呼,似乎帶有貶義,是指掌握幾種民間療法和秘方,也有些只是略通醫術,略知藥性,但仗着口有佞才,看病時,善言巧變,捎帶賣藥,無固定診所,在民間流動行醫的中醫。

  「郎中」一詞,在古代本為官名,即為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從宋代開始「醫官」一職置於大夫以下官階,從那時起人們把醫生統稱為「大夫」,故至今我國北方仍沿稱醫生為「大夫」。而南方對醫生常稱為「郎中」。

  現代江湖郎中式人物,已與舊時的郎中不同,他不會一手持串鈴搖動,一手持招牌,招搖過市,或持竹板敲打,反覆宣傳,求人買藥。或已在醫院、診所駐紮,但一旦臨診,不由得表現出一副江湖郎中的習氣,把一種簡單的病症,巧舌雌黃,說得玄而又玄,把簡單說成複雜。使聽的人似懂非懂,陷入疑惑,才顯出他似乎有高深的醫道。用藥希奇古怪、別出心裁、不按常理。下面我來說一個親身經歷。

2048963608.jpg
本欄作者的《大慈惻隱之心》書法作品。

  數年前患上不眠、胃脘脹滿、大便不暢、人疲乏力、心煩不安、不思飲食,經西醫檢查胃脹未見器質性疾病,在港求醫幾位中醫,沒有明顯效果。只能赴老家上海尋醫治病,經朋友介紹,去了一所上海中醫研究機構的專家門診部,掛號費為380元,專治胃腸不舒之症。求診時我向這位中醫專家敘述了病情,並將以往看病的病歷與藥方提上供他參考,這位專家一口拒絕,並說他從不看其他人開的藥方與病歷。接下來,也不多問,非常自信給我開了10劑中藥,之後向我介紹他專治的十幾種病種,並發給我一張宣傳單及「有病痛、找中醫專家×××」—一張印滿廣告語的名片。介紹、推銷多於看病時間,我只能洗耳恭聽,之後我問及中藥服用方法,他很神秘地向我說,每劑藥熬成後,趁熱要「滴上三滴黃酒」,我問是哪種牌子的黃酒?為啥要在藥中滴三滴黃酒?他不予相告,叫我照做就行了。這位專家向我推銷他治療的許多疾病,又提上滿是宣傳文字的廣告材料,又悄悄叮囑要「滴三滴黃酒」,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看病診斷時間,使我感到疑惑不解。看完之後,我又花了1600元,配了10劑中藥,回家煎服,每劑照囑滴上三滴黃酒,但第一劑中藥服食後,胃脹不舒、晝夜未入睡,再服第二劑時,胃脹、胃痛加劇,只能去醫院看急診,不但無減症狀,反而增加痛苦,花了1980元買來了「增加病痛」,只能停藥作罷。

  這次看病使我深有感受,有幾點百思不解。

  一、我花了380元掛號費,在看病上只有5分鐘時間,接下來近20分鐘聽宣傳介紹「神奇醫學」。病人在看病時,最關心的是自己病情與治療方法及效果,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毫無解說,每帖要用「三滴黃酒」,這是不是傳說中的「藥引子」?如果是的話,使我浮想聯翩一些故事、小說中要用「蟋蟀」來作「藥引子」這一說,而且還要「同穴原配」。煎藥要用「陰陽無根水」這荒謬一說。如果不是,「三滴黃酒」的作用是什麼?我該如何去理解?

  三、該處的醫師,都是些專家、教授,都有正規學歷、工作經驗。我不能講其中有些人是「江湖郎中」,卻是沾了些江湖習氣,某些人醫術不精,不僅有江湖氣,還有「銅臭」味。走筆至此,不想多寫了。最後只想用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在《大醫精誠》所述幾句話與大家共勉。大醫精誠,要求醫者有精湛醫術,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對於「誠」的要求,希望醫者應要有高尚品德修養,以「見彼苦腦,若己有之」、策發「大慈惻隱之心」、「普救含靈之苦」。

31.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