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舊村保育待竟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馬灣舊村保育待竟功

2014-07-22
来源:香港商报

  業權未解結 安置有紛爭

  馬灣舊村保育待竟功

  馬灣從前是寧靜小漁村,及至90年代末大型屋苑珀麗灣興建,改變了原有面貌,昔日原居民舊屋,漁村棚屋人去樓空,大部分居民已搬入新村屋。惟是馬灣舊村因一些問題包括6戶原居民業權誰屬未清楚、天后廟業權爭議,以及寮屋租戶安置未解決,令馬灣舊村作為「馬灣公園第二期」的計劃被擱置10餘年,古文物如建於光緒年間,被評「三級歷史建築物」的九龍關碑遺址,亦因失修受損。當地居民呼籲政府應盡快完整地保育馬灣古文物。香港商報記者 周駿

  冀馬灣公園第二期動工

  身兼馬灣公園諮詢委員會成員、馬灣鄉委會主席陳崇業表示,馬灣舊村6戶家族需要自行解決地契問題,影響保育計劃進行,而天后廟司理補選事宜,只是時間問題,相信會有結果,惟較難解決的是寮屋租戶或不符合安置資格的寮屋人士,呼籲政府盡快拿出解決方案,同時批出開工紙,讓「馬灣公園第二期」動工,盡快完成完整地保育馬灣文物工作。

  坐落青衣與大嶼山之間

  馬灣坐落於青衣與大嶼山之間,島嶼面積約為0.9平方公里,島嶼東西分別為馬灣海峽和汲水門,是進出香港內海的必經水道。因水流湍急,自明朝便有「急水門島」之稱。早於1841年,「急水門海峽」已是船隻北上的重要航道。在上世紀90年代青馬大橋未建成之前,馬灣居民與外界聯絡主要靠漁船、街渡及渡輪的海上交通工具。據悉,島上的漁村已超過200年歷史,最繁盛時期為60至70年代,漁民以捕魚、曬蝦膏為生,原居民則務農過活,已知舊村有田寮村、馬灣大街村、美經援村、柳花村及棚屋,現時則建有田寮新村、馬灣漁民新村。

  居住歷史可追溯300年前

  馬灣島上曾發掘出有逾4000年歷史的「馬灣人(詳見N2),但至今有證可查的「馬灣人」則是田寮村原居民陳氏的族譜。日前,記者在該村鄉公所內看到牆上掛着一幅「田寮村陳氏族譜簡史」表。田寮村村代表陳容喜手指簡史表示,陳氏家族到馬灣居住的歷史可追溯近300年前,祖籍江西吉安大(泰)和縣柳溪村,自明朝由惠州移居青衣,而第17世祖公葬銅錢洲,第19世祖田寮村陳族四大房,於乾隆年間移居銅錢洲立村,而銅錢洲就是今時所稱的「馬灣」,而「馬灣」之名,源自島上的天后廟,因漁民稱呼天后為「阿媽」,後因「阿媽」讀音近似「阿馬」,故稱為「馬灣」,印象自有教堂(1961年)之後才有漁村,而漁民以黎、梁、郭、吳姓氏為主,過去以捕魚為生,現時則以養殖魚為生,原居民與漁村漁民往來不多。

  原居民以耕田種禾為生

  陳氏25代的陳容喜指出,其因是原居民以耕田種禾為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與漁民生活習慣不同。而村裏農田主要分布在現時的青嶼幹線兩邊的柳花村、大嶺頭及現時私人屋苑珀麗灣之用地,柳花村主要種水稻,大嶺頭、珀麗灣用之地則是旱地農作物,山邊則種菜。50年代,島上有約21戶,村民有200至300人。村民以耕田為主,自己在島山芳園書室讀書至5年級,之後兩年幫父母耕田,60年代出外打工,從事打金(做首飾),60歲退休回到馬灣為村民服務。

  上世紀30年代最興旺

  陳氏24代、現年86歲的陳灶梅憶述,30年代馬灣最興旺,街上有茶樓、雜貨店、飛髮店(理髮),馬灣碼頭附近還有鹽廠、膠鞋廠。她10歲便在芳園書室返學,讀書至6年級畢業,之後,隨父母耕田至26歲,50年代馬灣交通不便,出行靠機動帆,島上居民通常每隔3至4天出島一次,主要將農作物運到荃灣、元朗賣出,然後,買回油、鹽、醬、醋及副食品等島上生活用品。陳灶梅續稱,60年代出島打工,退休後返回島上居住,隨着青馬大橋建成,發展商建私人屋苑以屋換屋形式,田寮村村民搬入田寮新村,交通除了水路交通外,還有陸路交通到市區。

  談到今日馬灣的發展,他們都希望馬灣舊村盡快完成保育工作,令日漸荒廢的村落不再殘破。

[责任编辑:鄭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