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床位總數將達15萬張!事關醫療衛生服務 深圳定下這些目標-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2035年床位總數將達15萬張!事關醫療衛生服務 深圳定下這些目標

2023-10-30
来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聯合公示《深圳市醫療衛生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年)(草案)》,並於2023年11月26日前向社會徵求意見。

 根據規劃,到2035年,全市醫療床位總數較目前增加一倍有餘,達15萬張,醫療衛生總用地不低於670公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高地,建成國際化醫療中心城市。

111.png

 深圳2035年醫療衛生用地規劃布局圖(草案)。

 全市醫療資源布局均衡性進一步增強

 長期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推動衛生健康事業改革,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醫療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頂層設計持續優化,深圳近年來先後出台《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先行示範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深圳創新性規劃建設以「市級醫療中心+基層醫療集團」為主體的整合型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以市屬醫院為主體設置市級醫療中心,以區屬綜合醫院為主體設置基層醫療集團,全力構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新格局。

 醫療資源配置持續優化。設施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共有醫院類機構163家,可供應床位6.4萬張。近十年,床位數新增3.6萬張,增長了1.3倍。全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833家,15分鐘醫療服務圈基本形成。設施布局不斷完善,不斷加大原特區外醫療資源供給,新建醫療重大項目重點向原特區外傾斜。近5年間,原特區外床位數新增1.4萬張,增長了60%,全市醫療資源布局均衡性進一步增強。

222.png

 670公頃總用地面積空間保障「病有良醫」

 為貫徹落實「雙區驅動」的國家戰略,打造「病有良醫」民生幸福標桿城市,根據深圳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部署,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會同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深圳市醫療衛生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年)(草案)》。

 該規劃明確了全市醫療設施的發展目標,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及公平可及性、構建適應深圳人口特徵和空間特點的整合型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提供空間保障。

 本次規劃對象是提供診療服務、且需結合人口規模進行空間布局的醫療設施,主要包括醫院類機構、社區健康服務機構以及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相關設施。

 規劃目標提出,通過預控用地規模、完善空間布局、優化配置要求三個層面,構建符合深圳特點的醫療設施體系及空間布局。

 到2025年,全市醫療床位總數不低於8.37萬張,規劃每千常住人口擁有醫療床位不低於4.5張,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向一流健康城市和國際化醫療中心城市邁進。到2035年,全市醫療床位總數達到15萬張,規劃每千常住人口擁有醫療床位不低於7張,醫療衛生總用地不低於670公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高地,建成國際化醫療中心城市。

111.png

 鼓勵醫養組合設置,構建15分鐘醫療服務圈

 規劃策略上,深圳在全市統籌、保障醫療設施發展空間的同時,將超前謀劃區域協同發展,綜合考慮粵港澳大灣區、深莞惠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帶來的跨市就醫服務需求,預留跨市就醫床位。

 分區引導,完善醫療設施空間布局,促進全市醫療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均衡布局,提升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可及性,構建15分鐘醫療服務圈。

222.png

 多措並舉,保障醫療設施空間落位。挖潛存量資源,實施保留、擴容及新建等多種模式;鼓勵複合利用,引導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與養老設施、黨群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組合設置、功能複合。

 優化醫院、社康規劃配置標準,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鼓勵醫療設施與養老設施統籌規劃、毗鄰建設、資源共享、服務銜接;強化社區醫院、社康中心與街道、社區長者服務機構組合設置,解決老年人慢性病質量、康復護理等基礎醫療服務需求。

 到2035年,全市將形成規模適宜、布局均衡的醫療設施空間格局。同時,打造現代化國際醫學城,帶動全市醫療服務水平、醫學科技創新能力、生物醫藥產業與健康服務業「彎道超車」,加快建設國際化醫療中心城市。(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秦綺蔚)

111.png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