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樓價升跌平常事 穩定信心保民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樓價升跌平常事 穩定信心保民生

2023-11-0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本港二手樓價持續下跌,最新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跌至6年半新低,較今年高位累挫近9%,與前年高位比較更挫20%。未來樓市何去何從?政府又應扮演什麼角色?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受訪時指,樓價應由市場決定,而非政府,最重要穩定健康發展。的確,樓價升跌份屬平常,有形之手不宜干預太多;惟這不代表政府毫不作為,須穩定市場信心和保障民生需要。

 樓市何謂健康?升得太多以致市民難以負擔,固不健康;跌幅過大甚而構成金融風險,更要設法防範。跌市之下,一大健康量度指數,乃是負資產。金管局日前發表第三季末的負資產統計,宗數按季大增兩倍至逾1.1萬宗,所涉按揭貸款金額亦同步增至近600億元,無疑反映了樓價下滑的影響。但還有一大指標同須留意,就是拖欠比率,兩者要相結合來考慮。最新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按揭貸款比率,僅為0.02%,較上季的0.09%不增反跌,顯示在低失業率和金管局的壓力測試下,市民供款能力保持穩健,沒有因拖欠貸款而危及金融穩定。事實上,再看2003年樓市低谷,當年拖欠比率企於2%之上,以宗數和金額計的負資產比重,更分別佔了整體市場約20%和30%,而目前則只佔2%至3%左右,故今昔處境實不能相提並論。

 因應樓價升得太多,早前政府引入了需求管理「辣招」;有見樓市交投轉淡,新一份施政報告亦因時制宜「減辣」。為了應對非常低息環境,金管局在美國加息周期前已加強了壓力測試;隨着息率逐漸復常,局方也將按息壓測要求下調了。凡此種種,都貫徹了逆周期穩定市場、避免價格大上大落的政策方針。對樓市過度樂觀不成,過度悲觀也不成,有關方面要穩定市場信心,重點不是橫加有形之手,而是申明當局必會密切注視箇中風險。有鑒市場最新關注,金管局可研究制訂警戒線,以樓價再跌多少、拖欠率再升多少,以至失業率增加多少,及息口再升多少等等來進行壓測,若然最新市況距離危險水平尚很遙遠,則可向市場派出定心丸,好像美聯儲年初因銀行倒閉而進行壓測,藉此證明業界資本充足以挽回市場信心般。另外如前所述,確保就業市場向好,也是保障市民供款能力的根本之道;最新施政報告既以「拼經濟謀發展」為題,當局要貫徹落實好系列措施,不斷營造更佳的營商環境,既拆牆鬆綁亦牽頭帶領市場把握各個機遇,保了經濟、保了飯碗,自然就無斷供問題。

 樓市是把雙刃刀,一方面樓價大跌會帶來負財富效應,以至威脅到賣地和印花稅等庫房收入,另方面樓價暴漲亦會損害民生,造成上車上樓難甚而劏房問題。惟無論如何,價格到底應由市場決定,政府只應針對兩個極端:一是防範樓價大跌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做好事前的一切壓測工作;一是除了在私營市場外,亦要多利用公營模式,昨日「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便召開了首次會議,北部都會區亦剛發表了行動綱領,都有助解決基層的居住難題。

 美息漸見頂和政府「減辣」,都是樓市利好因素;只要穩好信心、保好民生,十分複雜的樓市問題也可以很簡單。(中通社資料圖)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