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文氏宗祠重修 光彩再現-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新田文氏宗祠重修 光彩再現

2023-11-12
来源:香港商報

在新田立村約六百年的文氏,其供奉歷代祖先的文氏宗祠(又名惇裕堂),已有近百年沒有經過大型重修。近年旅居在外的族人落葉歸根,眼見宗祠日益殘破出現漏水,祖先神主牌黯然失色,在經濟環境許可下展開重修,歷年半時間近日終於完成,10月27日早上舉行重修進伙儀式,三百父老輪流向祖先上香,同日晚上有誌慶典禮,筵開220圍盆菜宴,讓文族子孫親友以及來賓慶賀這族中近年盛事。

11.png

新田文氏宗祠位置示意圖

10月27日早上9時,位於新田蕃田村的惇裕堂已響起古樂,數百父老穿上同款長衫,論資排輩面向祖先神主牌肅立,進伙儀式包括有讀祝文、尚饗(獻茶酒等)、祈願,歷時約15分鐘,之後父老們上香、化寶。三隻醒獅開光後隨即叩拜宗祠,寓意吉祥。

1.png

眾父老輪流向祖先上香。 記者 鄭玉君攝

9.png

父老化寶致祭,屋脊鰲魚裝飾為全新製作。

近百字祝文說明文氏源頭

儀式執事是淳風仙觀賴志雄師父。他表示今次儀式較精簡,而近百字的祝文是經與文氏族人商討,扼要說明文氏源頭、建村、立祠及繁衍情況。祝文內容說:「江西盧陵 文公仲濟 乃為始祖 明代年間 文公世歌 建鄉新田 享譽群村 三子族裔 瓜瓞綿綿 文氏宗祠 惇裕稱名 清代迄今 數百年長 念茲思茲 重新進伙 我等來斯 靈有天鑑 魂應相隨 我思我祖 未盡懷思 焚香禱告 山高水長 奠酒一卮 來來品嘗」。

誦讀祝文者為重修宗祠負責人之一的文劍鋒。他說,文氏一脈源遠流長,若由七世祖文世歌自屯門搬往新田立村計起,約六百年時光已繁衍至二十七傳,現在男丁約有三千人,九成在海外定居。從祝文看,文氏宗祠的始建年份會引起大家有些想法,因為坊間有些資料指宗祠是在文世歌年代所建,建於明正統年間。

2.png

重修宗祠負責人之一的文劍鋒誦讀祝文。

數百年間復修數次

對本族歷史有研究並曾私修族譜的文劍鋒指出,惇裕堂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較為可信。他說,由於宗祠的興建時間沒有記載,因此只能從周邊資料作推斷。1390年出生的文世歌,估計大約三四十歲較有能力時,從屯門帶同五名兒子遷往新田仁壽圍開基立村,不久兩名兒子往別處定居,新田剩下三名兒子,自此人丁漸增,即三房人逐漸繁衍,但他指興建祠堂要有不少人力物力,推算其時未有此能力。由文世歌到康熙年間的遷界令時期,已過了六代人,遷界令迫使文族由新田遷往東莞,人口繁衍無可避免出現停滯,後來返回新田,經過幾代,人才興盛。族譜記載,新田文氏到十六世、十七世年間,人口才不斷增加,翻一倍至五百男丁,人丁興旺建祠最適時。此時正值乾隆嘉慶年代。

宗祠實際建於何時有待考證。至於其最古之物,應是有標示年份的「惇裕堂」牌匾,由莊瀛傑於民國五年(1916年)書寫。文劍鋒說,數百年間,惇裕堂曾於1916年進行大型重修,當時大家夾錢,出錢者將祖先牌位置放,總計有二百八十多個,由入粵始祖文天瑞起至二十一世祖,另亦供奉天瑞祖父仲濟及父親文信,以及天瑞堂兄、官至丞相的文天祥。到1968年,安放神主牌的神樓上方瓦頂及橫樑出現塌下情況,於是全換上石屎天花以策安全。

7.png

經復修後的神樓及神主牌令人眼前一亮。

今次是近百年後的大型重修,已評為一級古蹟的新田文氏宗祠,獲古物古蹟辦事處資助三百多萬元,文氏出資百多萬元,整項重修耗費約四百多萬元。需要重修項目主要是復修神主牌、壁畫、浮雕(灰塑)及門神,重鋪瓦頂、地台及粉飾牆壁,翻新神樓等。去年中前開始施工,工程約一年半完成。

逾千人出席典禮食盆菜宴

記者曾於本年1月到場觀看重修情況,當時全部神主牌置放於門外,有小量未完成復修,神樓則開始翻新。負責復修者為水墨畫家麥榮,他說經歷歲月及濕氣洗禮,神主牌原來的綠色已變舊、發霉,甚至出現毀爛情況,金色部分已變黑,為令它們重現光彩,用上礦物質顏色石綠,以宋院畫手法三礬八染去着色,令色彩豐富飽滿。

6.png

宗祠外擺滿盆菜席,誌慶重修圓滿。

重修進伙當天,當踏進惇裕堂,感覺煥然一新,神樓及神主牌十分有光彩,兩旁牆壁及一些柱躉掛上不少牌匾、對聯,這些都是新田鄉內各祖堂、其他鄉的鄉事委員會等敬贈,令宗祠增添氣派。

這天晚上的慶賀重修典禮十分熱鬧,千多人在宗祠內外同吃盆菜,出席典禮的嘉賓有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葉虎、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政府部門代表、立法會議員及六鄉鄉事委員會代表等。新田鄉鄉委會主席文祿星在致辭時說,重修宗祠最大意義,除維護建築物外,是將祖先的智慧和足跡保存,讓子孫後代感受到文氏宗族的血脈相連。

海外子孫「青山省墓」

每年的農曆九月十六日,新田文氏都會「青山省墓」,到屯門良景邨蝦公地拜祭七世祖文世歌及其妻子邱氏,今年日子為西曆10月30日,非常貼近文氏宗祠惇裕堂重修誌慶,不少海外的子孫都連續參與兩項活動。

5.png

新田文族子孫魚貫有序地到七世祖文世歌墓地致祭。

屯門蝦公地山路入口鄰近輕鐵新圍站,早上10時半,乘坐旅遊巴從新田出發的族人陸續抵達,魚貫有序地花十分鐘時間緩步上山到祖先墓地,其間不時揮動寫有「新田文族 青山省墓」的紅色小旗幟。11時過後祭祖儀式開始,醒獅隊奏樂,主祭(代族長文興鳳、文氏二十一傳)暨眾子孫就位,致祭過程約十分鐘,包括有叩首、上香、讀祭文、奉酒、獻饌、獻幣、獻果品、焚祭文等。禮成後大家在墓前分享金豬。

4.png

主祭向祖先獻酒。 記者 鄭玉君攝

祭祖出於「private respect」

五十多歲的文志光偕同母親及妻子前來祭祖,他們都是海外歸來,留港三星期,幾日前的惇裕堂重修誌慶晚宴吃盆菜亦有參與。他說,因疫情阻隔及其他事務,有五年未回港祭祖,今次重臨感到開心,腳步不知是否因此輕快,上山路段較前易行。這次返港,家鄉新田沒什麼大變遷,但感覺香港物價貴了。對於祭祖,這名在英國長大的子孫,謂出於「private respect」(個人尊敬),未來會繼續。

3.png

海外子孫文志光五年未省墓,與母親(右)及妻子(中)留下難忘一刻。

元朗區議員(新田)文富穩表示,今年祭祖約有三百人,稍多於過去幾年疫情的二百多人,但相比從前的五六百人還差一截。他說,為鼓勵更多子孫回來祭祖及了解傳統習俗,惇裕堂未來會積極推廣,例如提供少許經濟資助,吸引他們返港參與活動。記者 鄭玉君

頂圖:父老們在文氏宗祠門前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