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研究院12日發布《2024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四季度中國GDP增長5.6%左右,全年增長5.3%左右,高於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2024年中國經濟將向潛在增速水平回歸,預計GDP增長5%左右。
經濟將向潛在增速水平回歸
展望2024年,報告認為,外部環境或有所改善,中國與多國恢復高級別對話,尤其是中美之間溝通交流增多,有助於緩解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或將結束,全球流動性緊張周期將迎來拐點,新興市場資本流出壓力將有所減輕。美國經濟進入補庫存周期有利於緩解全球需求走弱壓力。同時,中國穩增長政策效果將繼續顯現,國內需求將持續改善,中國經濟將向潛在增速水平回歸。
報告分析,從需求看,消費有望進一步恢復,繼續發揮經濟增長「壓艙石」作用。基建和製造業投資有望較快增長,房地產投資降幅或將小幅收窄。從供給看,接觸型服務業增速繼續向疫情前水平回歸,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保持在50%以上。從政策看,中央財政增發1萬億元國債中大部分在2024年形成實物工作量,增發國債後2023年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8%左右,財政政策發力空間打開,2024年赤字率有望突破3%。
「與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政府槓桿率相對較低,其中中央政府槓桿率空間較大,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為穩投資、穩增長發揮重要作用」。報告指出,預計2024年GDP增長5%左右,儘管增速較上年低0.3個百分點左右,但較2022-2023年兩年平均增速高0.9個百分點,季度GDP增速波動將較上年降低。
三方面發力挖掘新增長潛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通過經濟收斂和傳統增長核算兩種方法測算中國潛在經濟增速。結果顯示,2021-2025年潛在經濟增速在5%-5.5%,2021-2035年潛在經濟增速在4.3%-4.4%,且呈逐年放緩的趨勢。報告認為,總體來看,勞動力短缺、人力資本積累速度減緩、物質資本形成率降低、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速度放緩等問題持續存在,傳統經濟增長動能的支撐作用將趨於減弱,未來潛在增長率下行趨勢基本確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潛在增長率雖然揭示了未來經濟增長的可能性,但並非經濟增長現實表現的必然結果。潛在增長率的實現取決於經濟中各類主體在政策激勵下的行為決策」,報告認為,從長期來看,既要適應潛在經濟增速中長期的下行趨勢,也應當及時挖掘新的增長潛力,保持經濟合理穩定的增長。未來應當着力從三方面發力:一是着力提升勞動力整體質量,避免勞動力規模過快下降。二是堅持創新驅動,推動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三是提升資本形成效率。
「復蘇+分化」將成全球經濟主線邏輯
在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的同時,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復蘇將依舊疲軟,主要經濟體增長態勢和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分化。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GDP增速為2.7%(市場匯率法),較2022年下降0.3個百分點。發達經濟體增速明顯放緩,預計2023年增速較2022年下降1個百分點。「復蘇+分化」將成為2024年全球經濟主線邏輯,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在2.5%左右,增速比2023年低0.2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2023年前三季度美國經濟未受加息明顯衝擊,出現超預期增長。2023年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明顯回落,更多領域的負面因素開始凸顯,不同部門表現分化。預計2024年美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軟着陸」和衰退的可能性同時存在。貨幣政策是影響2024年美國經濟走勢的重要因素。預計2024年美國經濟增速為1.7%,較2023年下降0.7個百分點。
2023年歐洲經濟活動趨於停滯。預計2023年歐元區和英國經濟增速分別為0.6%和0.3%左右,2024年經濟增速將分別達0.9%和0.5%左右。日本2024年或將退出負利率政策,預計2023和2024年日本經濟增速將分別在2%和1.3%左右。新興經濟體增長機遇與挑戰並存,「南南合作」將成為重要抓手,預計整體經濟增速將在4%左右,略高於2023年。
跨境資本回流美國趨勢放緩
展望2024年,全球資金「緊平衡」狀態下貨幣市場基金面臨挑戰,跨境資本流動可能將發生趨勢性變化。報告預計,跨境資本回流美國態勢會進一步放緩。惠譽、穆迪下調美債信用評級或評級展望將影響跨境資本回流美國的趨勢,投資者增持美債的意願降低。歐元區將延續資本淨流出態勢,FDI和銀行主導的其他投資仍可能成為歐元區資本外流的主要推動力量。隨着負利率政策結束,日本跨境資本淨流出下降,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淨流出或將減少。跨境資金流向新興經濟體的節奏有望提速,流向新興經濟體的資金仍將以組合投資、其他投資為主導。(記者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