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中醫教育的「核心」內容應該是什麼-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中醫教育的「核心」內容應該是什麼

2023-12-12
来源:Karena

     (文:吳文豹)上次我寫了一篇「現在中醫教育為什麼教不出真正的中醫」,那麼中醫教育應該如何去教,中醫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內容,這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想展開一點討論及談談我自己的體會與看法。

    幾千年來,中醫在理、法、方、藥上面,結累了豐富的經驗,許多經典上都有深入及詳細的論述。

    在談到中醫的教育,從我的體會來講有兩點「核心」內容是十分重要的,這對我們繼承中醫學的精髓,延伸中醫學的精神有重大意義,這兩個「核心」內容一是臨床經驗總結與傳承,二是教學傳授的重要形式,「師傳相承,師帶徒弟」。

    現在我們來討論第一個問題,臨床經驗總結。縱觀整部中醫學的歷史,它的各種學說,都是建築在臨床經驗的總結,然後幾千年來,它與中華文化融合為一體,汲取了儒、釋、道、法、陰陽、兵、農家的豐富思想內涵,並交織天、地、人之間的和諧,構成了中華民族對醫藥特有的整體思維模式,中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充分地反映了這一豐富思想,形成了以臨床經驗為基礎的智慧醫學科學。從古至今,歷代醫家都重視臨床,從經驗中造就出各種醫學學派及學說,不但是豐富了中醫學的理論與內容,而且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在歷史上,漢代醫家張仲景熔理論與臨床方藥於一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基礎,被後世醫家推崇為「醫中之聖」。宋、元時代,劉完素在研究《素問》、《傷寒論》的基礎上,創立了「火熱論」學說,被稱為河間學派。之後,李杲繼承發展了完素之學,通過臨床總結與觀察,突出獨重後天脾胃,創定了「脾胃論」,自成補土一派。張從正私淑河間之學,但強調「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張用汗、吐、下三法以治病,而成攻邪一派。劉完素的三傳弟子朱丹溪,受劉氏「火熱論」的影響,同時又接受李杲的「內傷論」的觀點,從臨床中探討內傷雜病證治,悟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道理,認為陰虛火亢證,不僅要瀉火,還要養陰,開啟了後世滋陰一派之先河,形成丹溪學派。延至明末,瘟疫病流行,以吳又可為開創,葉天士、吳塘為中堅,形成溫病學派。縱觀歷史中醫學說、理論之發展都離不開歷代醫學名家的臨床實踐,總結出各家學說,豐富了中醫學的內容,所以說中醫學源於臨床經驗,總結於臨床經驗,一切理論、學說都出於經驗的實踐中,可以說離開臨床經驗的總結、昇華,就沒有中醫。故有人稱中醫學是一門「經驗醫學」是很有道理的。

 IMG_3084.jpg

本欄作者的《形而上與形而下》書法作品。

    現在再來說一下,從歷史上中醫開源至今,重要傳承形式的「師傅帶徒」。這是一種適合中醫自身的「醫學教育」,在中華文化的影響下,中國人在學習各種技能,都習用於「師傳相承、師傅帶徒」這種教育方式,中醫亦不例外。在春秋戰國時代,已見到中醫帶徒的紀錄,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拜師學醫於長桑君;還記有太倉公淳于意學醫於公乘陽慶與公孫光;其弟子還有宋邑、高期、王禹、杜信、唐安等人。正因有這種「中國式」的師徒傳承教育方式,對以後出現各種醫學流派創造了有利條件和奠定了學術基礎。當一位天資聰明而又勤奮學習的學生,遇到一位名師指點帶教,他不但繼承了老師的經驗與理論思想,之後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累積了實踐經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專長,形成了獨特見解與學術思想,學術流派就這樣出現在中醫學的發展史上。這些學者都有不同的師承傳授關係,又有不同的學術理論,通過學術交流、爭鳴,形成各家學說、學術流派,豐富與發展了中醫學術內容,中醫學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反觀現代的中醫教育,它是一種西式課堂教育,完全不同於傳統的中醫教育,所以培養的只是「不中不西」、半成品學生,一些「高才生」一到臨床,不會看病,不識辨病,因為沒有中醫的臨床實踐。大家看到這裏,可能已明白,沒有中醫臨床的實踐經驗,沒有中醫師帶徒相傳這一環節,學不到中醫真正的技能,那還能講是「中醫大師」嗎?所以我認為學生在西化大學裏學習,兩年已足夠了,掌握了中醫學基本理論及架構,應該用更多時間去從事臨床學習,如果在臨床實踐中,還能遇到一位名師,得到他的指點、帶教,那更是「三生有幸」了。

31.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