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汲取歷史經驗教訓 救市減辣走向正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來論】汲取歷史經驗教訓 救市減辣走向正軌

2023-12-23
来源:香港商報網

 蔡志忠 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永遠名譽主席及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山西政協常委及港區召集人

 港府日前公布最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詳情,在投資移民的3000萬港元組合裡面,加入可以購買非住宅物業(即工商舖車位等),同時也能夠以印花稅「先免後徵」的機制購買住宅單位,與外來人才買樓一樣待遇。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相信措施在現今經濟前景低迷的情況下,能為出現泡沫危機的樓市帶來支撐作用,令樓市穩定一點,讓樓價有序下跌,對香港經濟有利無害,絕對值得大家支持。

 樓市需求管理措施(俗稱樓市辣招)實施了13年,目的是要壓抑不斷上升的樓價。對於樓市辣招,港府向來十分堅持,不會輕易減辣或撤辣,在過去的一兩個月前,財爺仍然強調樓價偏高,首置者還是覺得難以負擔,為何近日港府口風有所調整?時移世易,經濟環境不可同日而語,港府願意再度減辣,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5個不得不減辣原因

 首先,樓市交投萎縮嚴重影響香港經濟,每月總成交量只有三四千宗,與2003年時期相若,當年「沙士」時期經濟嚴重衰退,破產跳樓燒炭事件幾乎每日發生,但今天的經濟環境並不是當年處境,市場本來就有剛性需求,不可能沒有一些正常的買樓和換樓行動,可見地產十分低迷,人們對後市極度悲觀。這個現象已經不僅影響到地產商和物業代理的生意,而且也影響關連行業的產業鏈和流通量,嚴重阻礙香港各行各業發展,因此不得不救。

 其次,樓價自去年下跌了15.5%,人們憧憬今年初通關後經濟復蘇,可是樓價在第一季上升5%之後便後勁不繼,到今年年底倒跌了7%至8%,即去年和今年累積下跌了23%左右,而且跌勢轉趨急速。上月負資產個案錄得1.1萬宗,今月可能已達1.5萬宗以上,甚至在進一步擴大中,這是源於數據滯後出現的關係。根據目前走勢,估計樓價每再跌8%至10%,就會多一至兩萬個負資產個案。當年沙士時期香港有逾10萬個負資產,可以形容社會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如今假如任由樓價跌勢加劇,也有可能出現3萬至5萬個負資產個案,前車之鑑,為了防止歷史重演,樓市不得不救。

 第三,金融市場與樓市是香港經濟支柱,股市嚴重不振,創業板指數大跌99%,主板股市有三分之二股票沒有或只有微少成交,IPO集資大幅縮水,甚至輸給了長期落後的印尼;樓市方面,大部分發展商賣不動樓,因此對土地招標非常審慎,政府有一半地皮出現流標或出價不達標而收回,嚴重影響賣地收入,再加上股市方面收入大幅減少,引致港府入不敷支,年初原本預計今年有盈餘,結果可能出現過千億元赤字。因此,不穩定樓市,地產商怎會熱衷競投土地?港府庫房收入依然會銳減。

 第四,財政預算案將於明年2月底公布,如何製作一份理想的財政預算案,就像學生要考試交成績表,員工需報告工作表現一樣,每個人在每個崗位都需要有交代,不能過於表現不濟。就如今天在內地的各個省份或城市鄉鎮,同樣都是在互相競爭拼經濟,仕途能否更上一層樓,也是看表現而論功行賞。因此,無論是關乎香港整體經濟前景,還是自身的履職工作表現,財金官員都必須盡力盡責。而出招救股市和樓市符合民意,是施政當然之選,看不到對香港經濟有什麼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今時今日,出任何招都不會讓樓價回升,不應該總是以此作為藉口。

 最後,再補充一個簡單的理由,為什麼筆者近年來一直呼籲港府減辣?因為減辣是最容易吸納資金、企業及人才的舉措。事實上,不久之前推出的為外來人才而設的「先免後徵」政策,以及印花稅減半措施,公布後外界反應非常正面,沒有聽到有人反對;而近日公布的新投資移民計劃,甚至可給予購買工商物業,竟然也沒有任何反對聲音。這證明什麼?對香港經濟有利的政策早就應該實施了,如果三年前開始放寬,香港的國際龍頭企業一定多不勝數。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