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不改善服務 加價等於趕客-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不改善服務 加價等於趕客

2024-01-05
来源:香港商報網

 的士業界最近提出加價方案,建議市區的士落旗加5元至32元起表,新界的士則加4.5元至28元起表,建議加幅不小。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昨接受訪問時表示,加價原因是成本上漲,強調政府八年內只批准加價兩次,業界必須追回滯後的車費。成本上漲是各行各業面對的共同問題,但對於整體服務質素一直為人詬病的的士業界而言,若不痛下決心切實改善服務質素,加價勢必令乘客更加不滿,相信無助司機改善財務收入狀況,業界最終得益也未必如其預期。

 無可否認,近年的士業界經營狀況確實不太理想,例如每年保費由3.2萬元,在兩三年間增至5.5萬至5.7萬元不等,再加上政府正推行減排減碳要求,新款的士車價由約24萬元增至約33萬元,維修保養費也在增加。與此同時,司機入息中位數僅約兩萬元,扣除意外需要司機自付的保費,實際收入可能更低。這也是新人不願意入行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市民和遊客眼中,除了價格因素,更加值得關心的還是服務質素,可惜業界在這方面的表現一直有欠理想——許多乘客投訴尖沙咀等旅遊區常有的士「兜客」,希望截車卻遭拒載,一些司機更會對乘客惡言相向。最近除夕煙花匯演後,甚至有司機向急於北返的內地乘客「開天殺價」,每位開價500元。如此負面信息一經各種流行的網絡媒介廣泛傳播,必然重創本地的士業界乃至香港「旅遊天堂」形象。事實上,大家都知道,上述情況絕非個別例子。根據交通諮詢委員會統計,在2018至2022年收到的投訴中,的士服務屬主要投訴項目,佔所有公共交通服務個案約23%至46%不等;同期與的士司機相關的定罪數字,更多達每年平均逾500宗。如果業界在這種情況下還執意無條件申請加價,乘客肯定覺得貪得無厭,這樣亦勢必無助改善業界經營環境。

 周國強受訪時指出,明白乘客希望的士司機改善服務態度,但認為須先改善司機收入,才能更平衡服務質素,達到市民對的士司機的期望。這個「邏輯」無疑十分牽強,畢竟過往政府多度批准業界加價後,服務質素並無顯著提升,何以見得今次加價後就可「平衡」服務質素呢?事實上,正因乘客對的士司機失望,才會選擇服務更佳的網約車。所以,從乘客角度講,業界應深刻反思被唾棄的原因,不要動輒將加價和改善服務質素掛鈎,更不要以不加價作為服務差的藉口。

 由於比較舒適快捷,的士是不少有高消費力的市民遊客的選擇,特別是在趕時間的時候更是首選。無論政府最終是否批准加價,希望的士業界要有「服務為本」、「顧客至上」的心態,必須注意自身服務態度和行為,這是所有服務行業的生存之道。的士加價本身就會削弱乘客乘坐意欲,倘若在這個情況下還不改善服務,生意更沒有改善的可能,收入肯定也不會增加。當然,單靠業界自律並不夠,政府引入司機計分制,在每輛的士安裝GPS、錄影機均是值得考慮的措施。只有這樣,香港才可減少甚至杜絕的士司機兜路、拒載、劏客等劣行,維護香港良好聲譽。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