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企業活躍度全國之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深圳中小企業活躍度全國之最

2024-01-22
来源:深圳特區報

   1月19日,普華永道公布跨城調研上萬家企業形成的《廣東專精特新「小巨人」成長手冊》。報告指出,深圳中小企業活躍度居全國之最,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全國領先,深圳「小巨人」群體表現亮眼,企業數量爆發式湧現。

 2023年深圳新增3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位列全國第一,「小巨人」總數累計達到742家,提前並超額實現了2025年達到600家的目標;2023年,深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0家,其中,3009家正在公示,創新型中小企業達到12256家;2023年,深圳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32家,其中A股上市24家,位居全國第二,上市公司數量連續34年穩居深交所第一……

 實際上,深圳這些優質的中小企業發展「有跡可循」,它們在走上「專精特新」之路的過程中,精益求精、特色領先,不僅術業有專攻、還極富創造力;與此同時,深圳市政府積極作為,有序培育,打造出的高質量營商環境,也為深圳爆發式湧現「小巨人」企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特色領先

 掌握「獨門絕技」

 在深圳,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勇立潮頭,聚焦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把自身打造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

 據統計,深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以上集中在製造業,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和通用設備製造業。

 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和威遠精密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不僅在專業特色領域掌握着關鍵核心技術,並且都在國家重要產業發展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碳化矽功率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擁有一支海歸博士為主的國際化研發團隊,其半導體研發覆蓋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的材料製備、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驅動應用等產業鏈關鍵環節。

 另一家專注於滾動功能部件產品的研發製造並提供成套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深圳威遠精密技術有限公司在滾動功能部件系列產品研發中,建設國內首條冷軋滾壓滾珠絲槓生產線,從材料、工藝、成品均具有完整知識產權,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2.jpg

 深圳「專精特新」企業展。

 術業有專攻

 研發創新能力強

 根據《廣東專精特新「小巨人」成長手冊》,從研發能力看,深圳「小巨人」企業平均申請專利152件、近6.5件PCT專利,顯著高於國家平均水平(1.7件/家),研發實力領跑廣東。報告認為這是深圳始終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的結果。

 「靠着對行業需求的了解,對創新的投入,科安達成長為兩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並在深交所上市。」深圳科安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豐明說。

 被譽為「鐵軌上小巨人」的科安達,每年研發投入佔總營業收入10%,擁有專利技術120多項,在軌道交通信號控制和雷電防護領域擁有深厚技術積累,市場佔有率達60%,是行業「隱形冠軍」。

 2023年深圳高交會上,一隻可愛的仿生機器狗吸引了不少目光,它來自南山的深圳玩智商科技有限公司。該司專注做智能傳感器及解決方案,其研製的專用晶片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專利壟斷,成功解決AI產業傳感難題,進一步探索「智能傳感器+機械人+應用場景」無限可能。

3.jpg

 2023高交會展區現場,一隻行走的「機器狗」成了高人氣選手。

 營商環境優

 引領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之路

 從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業275家,到2023年新增「小巨人」企業310家;從2022年43家「專精特新」企業參展高交會,到2023年數百家「專精特新」企業匯聚,深圳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成長速度有目共睹。

 近年來,深圳不斷通過強化政策供給、梯度培育、財政融資、稅收優惠、服務創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步步引領深圳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之路。

 「2022年以來,科安達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稅款約1296萬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優惠政策,減免稅款約787萬元;嵌入式軟件增值稅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退稅為926萬元。」郭豐明說。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注入了資金「活水」。

 在財政扶持方面,深圳採用「免申即享」,給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最高50萬元獎勵,給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最高10萬元獎勵。政策的強力支持,讓深圳打造出一片專精特新「小巨人」成長沃土,企業活力迸發,助推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