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勞資有商量 難題終有解-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勞資有商量 難題終有解

2024-02-0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一直以來,香港有個老規定,僱員若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4周或以上,每周最少工作18小時,其僱傭合約便屬「連續性合約」;倘符合《僱傭條例》相關條件,僱員便可享有法定假日薪酬、有薪年假等福利。然而,這個俗稱「418」的規定很容易被僱主鑽空子,比如故意讓僱員每周工作少於18小時,以節省營運成本。類似情況一直為人詬病。到了昨天,隨着勞工顧問委員會的勞資雙方委員達成共識,將「連續性合約」的規定,放寬為以4周工時合計為一個計算單位,4周工時門檻定為較原先72小時為少的68小時,問題之解決終於看到曙光。

「418」自1990年起實施,此後爭議不斷,主要是因為有關安排明顯存在漏洞。曾有報道指,有市民獲介紹到一家社福機構擔任兼職清潔員,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3小時。但公司為了使該名清潔工的總工時少於18小時,規避「連續性合約」規定的勞工福利,狡猾地安排另一員工在周六擔任同樣工作。事實上,不僅基層行業,包括大專講師、教學助理等教育程度較高的職業都有類似情況。

為了堵塞漏洞,過去多年,勞顧會和立法會曾討論不同方案,包括按比例計算僱傭福利,或將「418」放寬為「416」等,但都因技術問題而不了了之。直至去年,新一屆特區政府才於《施政報告》中表明,等到勞顧會達成共識後,便會修訂《僱傭條例》。

有人誤以為按「連續性合約」受僱的市民不多,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3月數據,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統計期間,按連續性合約受僱者多達20萬人,佔整體勞動人口6.9%。其中,每周工時不足18小時者近16萬人;每周工作18小時或以上、但受僱少於4周的僱員近4萬人。要注意,上述統計是在疫情之前進行的,尚未反映疫情以來兼職和「炒散」越發普及的新常態。所以說,受影響者不可說少矣。

政府發言人昨天在勞顧會達成共識後表示,有關修訂有助加強保障較短工時僱員的權益。這當然是一個好處。但更重要的是,當兼職員工也能享有合理權益,便可吸引更多人投入勞動市場,這對紓緩香港面臨的勞工短缺問題,可發揮一定正面作用。與此同時,有關修訂也順應了疫情後和人工智能年代「靈活就業」的新工作模式,因時制宜地加強了對較短工時僱員的保障,實為一項與時俱進的德政。

勞方要爭取更好的保障,資方希望節省成本,雙方總是存在張力和矛盾,這是客觀現實,亦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如何協商好,尋求雙方都可接受的妥協點,爭取更好平衡。這次雙方在有商有量下,有智慧地達成了共識,實在非常難得。當然這並不是保障勞動權益的終點,希望將來在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勞資雙方能更好地處理最低工資「一年一檢」、增加男士侍產假、進一步完善職前和在職培訓之類的爭議。其實,想深一層,勞資是命運同共體,只要僱員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他們對工作將更有熱誠,這對於僱主甚至整體經濟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圖源:中通社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