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面提升城中村供用電現代化治理水平 城中村用上放心電-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深圳全面提升城中村供用電現代化治理水平 城中村用上放心電

2024-02-05
来源:深圳商報

 「現在家裏的各種電器都敢放心大膽地去用了!家裏的電壓穩定了,安全用電也有了保障。」來自廣東茂名的莫女士已經在龍崗區大發埔村居住了十來年,以前家裏多開幾個電器就擔心跳閘、停電。自從村里開展供用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她體會到了滿滿的用電安全獲得感。

 莫女士是深圳集中開展城中村供用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受益者之一,以城中村作為小切口,打造讓老百姓放心用電、安全用電的生活環境,是深圳持續增強城市韌性,切實提升宜居指數的重要舉措。

 「一村一策」補齊城中村供用電短板

 「坂田是深圳城中村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隨着村里住戶數量的增多和開發的提速,村裏的供電壓力越來越大,觸電、電氣火災等安全隱患十分突出。」坂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洋道出了整改的苦衷。

 以大發埔村為例,該村共有樓棟172棟,7713套房,居住人口11884人。近年來,大發埔村密集開展公寓化改造,用電需求大幅增加,負荷高峰期易發生配變重載、低壓分支重過載等現象。

 為解決城中村供用電短板,2022年底,深圳市集中開展城中村供用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由市發改委牽頭,會同南供電、住建、城管、消防救援等部門,共同推動城中村供用電安全整治。經過一年多的推進,這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2月2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此次全市150個城中村供用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完成驗收,並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深圳市2023年城中村供用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深圳按照「適度超前,留有裕度」原則和供電能力不低於40瓦/平方米的標準,開展整治工作,並制定「一村一策」,確保整治後滿足未來10年的負荷增長需求。

 在大發埔村,村委會在原本狹長的停車場內建起了一棟三層高的配電房,一樓的位置挑高處理後,保留了原本的車位,二樓和三樓分別建有3台室內變壓器和3台箱式變壓器。整治後的供電總容量達23270kVA,負荷密度達52.98瓦/平方米。經測算,供電容量和供電密度提升約70%,最高負載率下降約一半,設備故障率大幅降低。

 令居民更加安心的是,不僅供電有保障了,居民樓的用電安全指數也顯著提升。村里172棟居民樓的補漏保、補樓層等電位、安裝樓棟接地工作已100%完成。7713戶房屋浴室等電位、戶內漏保、戶內接地安裝工作的完成率也達到100%。

 用「金魚缸」呈現用電安全真功夫

 在位於龍華大浪街道的福軒新村,這個安全指數更是通過小小的「金魚缸」生動地呈現在村民面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治前,居民住房用電是按照單相電表、分電表、戶內配電箱的形式,再通過插座連接電器。整治後,在單相電表與分電表之間增設了一個總漏保裝置,一旦發生漏電,開關會斷電跳閘,有效防止觸電。新增的樓層輔助等電位、浴室輔助等電位,在漏電時可以通過接地裝置,有效導出漏電電流。

 為了證明這些安全裝置的真功夫,工作人員特意在村里中心位置擺放了兩個「金魚缸」,只見小金魚在總漏保、等電位等裝置的保護下,即便發生漏電現象,也能在水裏安全暢遊。

 佔地面積51萬平方米的福軒新村現有住宅樓116棟,出租房屋約3215套,是深圳市典型的外來務工人員聚居地之一。隨着城市建設進程的提速,福軒新村面臨着與大發埔村類似的用電煩惱。

 去年1月,福軒新村啟動了供用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2023年6月,按計劃完成了整治工作,改造配電房1座、新建10kV智能斷路器櫃2套、低壓櫃15面、室內變壓器3台、智能電房設備1套。改造前村裏的供電負荷密度約為31.04瓦/平方米,改造後達到51.94瓦/平方米,設備重過載、線纜纏繞、表箱老舊等隱患得到消除。

 負荷密度超過城市花園小區供電水平

 據市發改委統計,開展城中村供用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以來,深圳新建或改造配電房164座,新增變壓器683台,合計新增供電容量78.1萬千伏安,增長超過65%,相當於新增19萬套100平方米商品房供電能力。負荷密度從30瓦/平方米增至51.2瓦/平方米,超過城市花園小區平均40瓦/平方米供電水平。

 深圳還針對城中村既有建築電氣安裝不規範現象,在全國率先發布了樓棟及戶內整治技術指引,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技術空白。目前全市已完成超41萬套住宅接地、漏保、等電位安裝,2023年150個城中村電氣火災發生數量同比下降33.39%。

 此外,聚焦智能綠色,深圳全面提升城中村供用電現代化治理水平。強化科技賦能,利用「5G+電力」技術實施低壓線路「透明化」改造,實現用電「穿透式」快速服務。廣泛應用高能效變壓器,每年節省標煤超1800噸。推廣使用「電力魔方」新型配電房,實現「節能環保+光儲充放+能源管理+智慧運維」,推動城中村從「用上電」到「用放心電、綠色電、智慧電」轉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記者 劉宇峰)

 圖説:技術人員對配電房內的設備進行檢查。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攝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