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梅與竹-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梅與竹

2024-03-04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2007801191.jpg

吳文豹書。

《梅竹》

栽梅種竹近深閨

淡淡相交竹與梅

梅在竹邊竹作伴

竹在梅邊梅奉陪

    (文:吳文豹)上面是我書寫的一篇《梅竹》詞書法,它是一曲蘇州彈詞開篇的詞牌,由著名的蘇州評彈名家蔣月泉先生彈唱最為動聽。此曲長期紅遍江南,敘述梅與竹二者清高而淡淡君子相處之道,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尚境界,從古至今一些文人雅士,在作詩寫詞、作畫作曲,常常以梅竹為他們的寫作對象,以此表達他們的儒雅之情。梅花原產於我國的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人文雅士把「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還把「梅、竹、松」並稱為「歲寒三友」,以表它們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

    在一些讀書人的心目中梅花的象徵意義有以下幾點:一,堅強:在寒冷中綻放,頑強地抵禦嚴寒,象徵着堅強的品質,給人們以勇氣和堅韌不拔精神。另外,梅花還向人展示花朵純潔高雅的一面,花香淡幽清雅,姿態高雅端莊,常常被人比作人的高尚品格。梅花在寒冬中綻放,與世無爭,不受環境影響,在中國文化中比作人類追求道德修養與高尚品格之象徵。

    那麼竹子在中華文化中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句名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以看出他對竹的鍾愛,在古代一些文人墨客,視竹為一種非常有風骨的植物。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畫竹成名,他認為他筆下的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此來形容竹的堅韌不拔,剛正不阿的風骨。《埠雅》中述:「竹,物之有筋節者也」。「竹,清高而有節、寧折不屈、開懷大度」。有人稱讚竹子空心可代表虛懷若谷,其枝彎而不折,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竹的這種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的風格,成為中國文人志士追求的人格。故國畫中畫竹佔有重要的地位,畫家們以書入畫、骨法用筆、「胸有成竹」,表現出竹之神韻與氣節。

    梅與竹還是中藥中的良品:

 826457299.jpg

梅花入藥能疏肝解鬱。

    梅,科屬薔薇科植物,落葉喬木,藥用取其乾燥花蕾,處方用名綠萼梅或者綠梅花。

    性味酸、澀、平,入肝、胃經,其功效為:疏肝散鬱、開胃生津、用於肝鬱不舒、胸悶納呆,以及梅核氣等症,還有開胃生津的作用,配合紫胡、當歸、白芍、茯苓、白朮等,常治肝氣鬱結、胸悶不舒、胃納不佳等症。對於痰氣互阻的梅核氣,可配合半夏、厚朴、陳皮、蘇葉等品。如是蠟梅花及蕾,性酸澀平,有順氣止咳、解暑生津之功效,可治暑熱心煩,以及麻疹、百日咳等,《本草綱目拾遺》中說:「開胃散鬱、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蒸露點茶,生津止渴,解暑滌煩」。

    還有一味好中藥「烏梅」,它是梅未成熟的果實加工而成。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腸經。功效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臨床應用於久咳不止、久瀉久痢、虛熱口渴,或者由蛔蟲引發的嘔吐腹痛,有和胃安蛔、治蛔厥腹痛之效。《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蛔厥吐利」。《本經逢原》:「烏梅酸收、益津開胃、能斂肺澀腸、止嘔斂汗、定喘安蛔」。

 1694704089.jpg

竹葉入藥能清熱除煩。

    竹,竹子入藥是有典可查,竹筍有利水、益氣、養胃、祛痰的功效,對消化不良、肺熱咳嗽、熱病煩渴、小便黃赤都有治療作用。竹的許多部位都可入藥,而且各有效能,比如說竹葉,以鮮品入藥最佳。

    竹葉:味甘淡、性寒、入心、肺、胃經,有清熱除煩、利尿清心之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暑熱傷津引起的口乾煩渴、心經實火、尿赤口瘡、小便灼熱、淋瀝澀痛等症。如《傷寒雜病論》中的竹葉石膏湯,是治療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外台秘要》中的竹葉湯治療煩熱口渴。《太平聖惠方》中的竹葉粥,用於治療小兒內臟風熱、精神不寧。《藥品正義》讚竹葉是「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

    竹衣:竹竿內衣膜,可治喉啞勞嗽。《景岳全書》中有竹衣麥門冬湯一首,以竹衣配麥冬、竹瀝、竹葉、茯苓、桔紅、杏仁、桔梗、甘草等。對癆瘵、痰吼、聲啞有顯效。

    竹瀝:是淡竹莖用火烤灼後流出的液汁。《本草衍義》中說它是「淡家之聖劑」。《本草選》中說它是「陰虛有大熱者仙品」。《本草逢源》中說竹瀝能「善透經絡、治筋脈拘攣」。成為治療中風痰迷、驚風癲癇、壯熱煩渴和破傷風的要藥。

    竹茹:是竹莖桿去皮後刮下的中間層、入藥有淡竹茹等稱,具有清熱涼血、化痰止嘔之功效。在許多醫籍中記有治煩熱、嘔吐、呃逆、痰熱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惡阻、胎動、驚癇等症候。

    另外,還有一種趣言,在竹中築巢的竹蜂、食害竹的「竹蠹蟲」,也是治療疾病的一種藥物,竹蜂有清熱、化痰、定驚作用,治療小兒驚風、口瘡咽痛之症,竹蠹蟲可治小兒頭瘡。就連竹子被蛀後的蛀屑,也可治療聤耳、出膿、水燙火傷等症。

31.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