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紅海航運受阻 中歐班列成國際運輸優選項-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内地

【經濟觀察】紅海航運受阻 中歐班列成國際運輸優選項

2024-03-13
来源:中新社

 在紅海航道運輸通道受阻、全球供應鏈風險加劇之時,中歐班列正逐漸成為眾多企業國際運輸的優選項。

 紅海航道是全球海運線路上的重要航道之一。受連日來紅海局勢持續緊張影響,有海上「咽喉要道」之稱的蘇伊士運河船舶通行量降幅明顯,運輸不確定性大增,許多企業面臨生產中斷和交貨延遲風險。

 「紅海局勢暴露了『海上咽喉』的脆弱性,使全球物流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貨物運輸選擇,尋求以陸代海的物流方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魯東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分析稱,貫通歐亞大陸的中歐班列以其快速高效和安全穩定的特點,成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器」。

 全球知名的郵遞和物流集團敦豪(DHL)表示,自去年12月集裝箱船開始改道走較長路線以來,通過俄羅斯鐵路走廊運輸貨物的請求激增約40%。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鐵集團」)方面也表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客戶詢價、訂艙意向增多,發運需求和運量均有所增長。

 中歐班列受到青睞與其獨特的運輸優勢緊密相關。魯東紅分析,從價格角度來看,性價比優勢讓更多物流企業選擇中歐班列。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11月以來,從上海經由蘇伊士運河至歐洲的航運費上漲約3倍。相較中歐班列,海運已不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

 從時效性來看,中歐班列從重慶發車至歐洲僅需15至20天,比紅海航運快7至10天。魯東紅稱,這對於有一定運量規模和時效性要求較高的企業來說具有很強吸引力。

 從安全角度看,與海運相比,中歐班列貨運的可靠性和準時性更高。國鐵集團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累計開行45列,境內外運輸時效得到可靠保障,受到廣大客戶青睞。

 「可以說,中歐班列在動盪世界中構築起一條暢通的國際經貿大動脈,成為全天候維繫全球供應鏈、價值鏈安全運行的黃金通道。」魯東紅表示。

 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2928列,發送貨物31.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截至2月底,中歐班列國內出發城市達120個,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9個城市。

 隨着中歐班列穩定開行,越來越多歐洲產品走進中國百姓生活;大量來自中國的商品也搭乘這一穩定物流通道進入歐洲,贏得了歐洲民眾認可。

 國鐵集團貨運部副主任黃鑫表示,中歐班列的發展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亞歐大陸經貿合作新平台,打造了富有韌性的國際物流供應鏈。

 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紅海局勢暫不明朗,國際航運仍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分析認為,隨着亞歐大陸鐵路運輸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通關標準更加協調便捷,中歐班列優勢將進一步凸顯,為全球貿易注入更多穩定性。(中新社記者 劉文文)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