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哭難無益 振消費反求諸己-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哭難無益 振消費反求諸己

2024-04-0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復活節假期完結,其間錄得累計約200萬人次港人出境,創下本港自去年初恢復正常通關以來的新高。一些本地商家表示,北上人流有顯著升幅,加上離港的人大多屬高消費力,導致長假期間零售餐飲市道明顯表現較差,擔心狀況持續,連「搵兩餐」都做不到。面對本港消費模式轉變和市場變化,商家生意受到影響,怨聲連連可以理解。惟哭難無益,提振本地消費還是要多多反求諸己。近年本地商家的服務態度和品質一言難盡,消費吸引力已非過往般一家獨秀,如今競爭「殺埋身」,實應引起警醒。業界須盡快變陣應對,關鍵還是要發揚不服輸、自強不息的獅子山精神,想方設法留人留心,而不是等着打救。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昨表示,復活節假期有過百萬人次出境,假期整體日間生意已少近兩成或以上,夜間生意可能跌超過四成以上,形容響起警號,反映業界需要突破和轉型。留不住消費及本地消費力度減弱,確是一大挑戰,過去一個月全港有近二三百間食肆結業,新店開業則少很多,有人在社交媒體上開設「全港執笠關注組」,報料有哪些老字號結業,哪些食肆和零售等店舖執笠,一時關注度急升,更有不少網民呼籲港人留港消費打救經濟。

呼籲歸呼籲,市民的選擇卻是現實的。好多港人感慨,疫情三年,內地發展沒停步,單是深圳就新增一堆蜘蛛網式的地鐵和多家大型MALL。鑒於香港與內地的物價一直存有差距,加上內地近年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商業娛樂服務百花齊放,宣傳推廣工作持續發力,消費的「性價比」進一步得到提升,在兩地交通日趨便利之下,吸引更多港人增加北上消費實屬正常。對於享受價廉物美的市民來說,亦是樂事。

反觀香港,且不說長期存在結構性成本高的問題,零售餐飲業不時傳出怠慢客人、「黑店」欺詐等問題。早前甚至有媒體力數飲食業「五宗罪」,包括限時用餐、不讓客選座、要食客拼桌、光速收盤,以及侍應長期處於「憤怒」狀況等,批評是貼錢買難受。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質素,不僅給遊客留下不好觀感,市民亦紛紛吐槽,怨不得消費者用腳投票,本地消費市道受壓又豈非無因。

其實,香港過去對市民外遊並沒有太大關注,對商家來說,受惠於「自由行」政策,已可躺賺錢;更有段時間,社會對內地客「又盼又嫌」,遊客多時,抱怨「迫爆」、「搶資源」;遊客少時,又要求增加開放「自由行」城市,暢享政策紅利。但這樣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香港自身必須進步提升,早前中央新增西安和青島實施港澳自由行,不是不能多增幾個城市,而是還要考慮本港的基礎設施和容納能力。換言之,可給予的支援是盡量增加來港旅客人數,至於如何加強配套,提升接待能力和旅遊體驗,將人氣更好變為財氣,終究還要靠香港自己。同時,業界亦應多從自身競爭力着眼,從商品及食物特色、質素及服務方面着手,思考更多聚焦高端高質市場,以及打造香港的獨有特色,建立無法取代的賣點,吸引更多遊客,將消費者的心留住,才是有效提振消費的正確之道。

新華社資料圖片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