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期待大橋發揮更大效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期待大橋發揮更大效益

2024-04-03
来源:香港商報網

 港珠澳大橋於復活節假期迎來新的高峰,繼前日車流首次超過1.84萬架次,長假最後一天進一步增至1.95萬架次,連續兩天刷新開通以來紀錄,數字令人振奮!社會各界自然得隴望蜀,期待大橋可發揮更大效益。

 於2018年底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不久就接連遇上香港黑暴與疫情,大橋上下一度水靜鵝飛以致「大橋效應」一直未能好好展現,也引來外界許多議論。重新通關之後,大橋流量持續上升,配合港人北上消費熱潮,幾乎每個長假期都創出新高。除車流外,人流亦如是,復活節假期的幾天,每天經港珠澳大橋的出入境人流皆逾10萬,甚至迫近15萬;縱觀整個3月份,總人流超過250萬人次,對比去年同月則約165萬人次,足見大橋使用量與日俱長。

 這是自然成長與政策利好交織的結果。一方面,大灣區建設不斷提速,港人北上消費趨熱即是一大體現,隨着兩地交往加密,愈來愈多市民到內地就學就業及退休養老,大橋流量自然增加。尤其是,大橋接通了香港與珠江西岸,包括珠海、澳門以至中山等地,可以更好滿足不同的跨境需求。另方面,「港車、澳車北上」政策亦功不可沒。復活節期間的大橋港澳車輛比率高佔七成之多,乃措施實施以來最高紀錄;其中,今年以來「港車北上」的月均架次便高近10萬輛,數字是此前數倍。

 大橋流量節節向上,各界更期待有關方面因勢利導,將「大橋效應」擴到最大。

 其一,繼「港車北上」後,「粵車南下」誠應快馬加鞭,兩者細節配套亦宜不斷優化。「粵車南下」已有推行時間表,預計首階段於年內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大型自動化停車場項目完工後落實,旅客可到香港機場乘搭飛機或入境香港,至於次階段將會全面開放內地人員自駕來港。眾所周知,香港人多車多,為免惡化市區交通擠塞問題,故首階段不會有南下車輛駛入香港市區。透過自動化停車場便利旅客來港,無疑有效用好政策及科技工具;然而,無論第一期啟用的1000個泊位,抑或最終可提供的6000個泊位,以復活節高峰的逾10萬車流來說,恐不足應付「粵車南下」龐大需求。有見及此,能否更好利用人工島上其他土地資源,又或在人工島以外覓來土地再增停車泊位?

 其二,大橋本身不單是個交通基建,還可扮演其他角色。首先,大橋本身已是一個景點,這個世界級跨海工程不單技術含量高,橋上橋下風光也是美不勝收;有馬拉松比賽已在大橋舉辦,除此以外還能否舉行其他大型盛事,又或開拓其他旅遊產品?另外,在「橋頭經濟」層面,大橋潛力無疑極大,包括可跟旁邊的機場、迪士尼樂園強強聯手,有關方面宜加引導挖盡。譬如結合「粵車南下」提供泊車轉乘計劃,可讓旅客便捷地到機場北商業區或鄰近地點消費購物,做法亦可減輕市區人車壓力。

 港珠澳大橋效益逐漸彰顯,無疑鼓舞人心。想當初不少人質疑大橋,意見紛陳;利好初現之後,接下來尚要想方設法,進一步把大橋效益擴到最大。對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大橋效益發揮愈大,兩地必然得益愈多。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