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款名為Suno.AI的音樂創作工具上線了,火到200多名音樂人聯名簽公開信抗議。
公司稱這是一款能夠製造「廣播級」歌曲的人工智能產品,它像大多數「AI」一樣,根據輸入的指令,即可在數秒內製作出一段兩分鐘的音樂。
隨後,在中文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系列諸如:「菜譜歌曲」「某藥品說明書」「金屬版讓我們盪起雙槳」「說唱版大悲咒」等光怪陸離的音樂,有種「不顧人死活」的生硬聽感。
Suno備受好評之時,幾天前一款新模型Stable Audio 2.0——Stability AI橫空出世,據悉可以創作長達3分鐘的音頻,比Suno長一分鐘,直接讓AI音樂圈捲起來了。
而AI模型迭代之快不可想像,這兩天,一個神秘的「音樂版Sora」產品被盛傳即將發布,有知情者評價,Suno和它比起來都不算什麼。
人工智能音樂要席捲全球了嗎?其實AI音樂生成並不稀奇,類似網易雲這種業內老大哥也早在搞了。未來,隨着人工智能的深入,AI註定要成為文化創意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AI改造音樂的爭論不休,「音樂是情感還是規則的表達?計算機生成的音樂能稱之為音樂嗎?……」
圖源網易天音官網
就音樂領域,AI是否擁有大量製作成熟音樂產品的能力?人類會失去文化領域的主導權嗎?流水式製作的人工智能音樂,我們聽的歌會越來越無聊嗎?
AI的風,還是吹到了音樂圈
Suno AI,最初是由一群音樂家和人工智能專家,在2023年以Discord為平台,作為愛好者開發的,這些工作人員曾效力於Meta、ByteDance和 Kensho等科技公司。
Suno 僅需要簡單的描述,就可以生成時長2分鐘左右、包含歌詞、前奏、間奏、副歌在內,廣播質量級別的音樂。此外,Suno還支持鼓、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四種樂器;放鬆、迷幻、氛圍感等29種音樂風格;民謠、放克、重金屬等71種音樂流派的音樂生成,範圍基本覆蓋了主流的音樂審美。
Suno可以讓音樂小白秒變創作人,通過選擇音樂類型,添加歌詞,控制音樂速度等需求,便可得到兩個版本的音樂。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多麼荒誕、拗口的歌詞,奇異的曲風,Suno似乎都能流暢的製作出來。
據了解,目前的Suno經過幾個小時調教後就能夠生成聽感不錯的口水歌,與神曲製作公司花費幾天製作的口水歌一起投放到短視頻平台,很難說它們誰會更火。
就在Suno AI發布數日後,一封來自不同音樂流派的知名音樂人聯署簽名,致開發者,呼籲不要用人工智能取代人類藝術家。他們在信中寫道:我們呼籲所有 AI 開發者、科技公司、平台和數碼音樂服務承諾,不會開發或部署會削弱或取代人類詞曲作者和藝術家藝術性的 AI 音樂生成技術、內容或工具,也不會剝奪我們應得的報酬。
他們還強調,不希望這項技術取代人類藝術家所擁有的原始才華和技能;不希望看到利用 AI 技術掠奪職業藝術家聲音和肖像,侵犯創作者權利,破壞音樂生態的掠奪性行為。
Suno公司一直沒有透露用於訓練人工智能的數據來源,但公司聲稱為了免受剽竊,以及版權問題,這些數據已經受到保護。有多位AI行業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AI採用了「sdxl」(Stable Diffusion XL),這是一種基於擴散模型的生成式深度學習的算法。ai公司採集了大量的音樂數據,整理了音樂類型的風格信息,隨後他們會像大衛·柯普(David Cope)在40年前的做法,將作品「碾碎」,因為足夠多的「音樂小節」即不會觸碰版權問題,也能被AI分析出某個藝術家的特定展現方式。
圖源Suno官網
「音樂版Sora」橫空出世
有音樂博主給AI打出了較低的分數。B站音樂曲up主「叨叨馮」認為,suno ai在短時間內完全無法威脅到專業的創作者,但AI毫無疑問會成為一種趨勢,或是一種創作手法。「當然,隨着這種音樂的增多,也可能拉低受眾的審美,讓音樂淪為背景聲音。但我也相信,如果AI會成為專業音樂人的輔助工具,就會為音樂產業創造更多元的聲音」,叨叨馮說,「目前的suno.ai和大多數手機、pad上的音樂軟件一樣,像一台傻瓜相機,只需按下快門,就能完成創作,不懂音樂的人,在人工智能和入門音樂軟件的幫助下可以嘗試着接觸音樂的創作,是件好事。」
而這兩天,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換成了「音樂版Sora」。據悉,首批演示已流出,一個是由英偉達工程師發布讚頌XGboost算法的Hip Hop風(英偉達要進軍AI音樂產業嗎?),隨後很快刪除。一個是匿名用戶投稿的帶着年代感的女聲獨唱,時長達1分37秒,歌詞還在嘲諷Suno。
隨着第一批demo的洩露,互聯網偵探們紛紛揭秘起這款「音樂版Sora」:或許是一個叫做Udio的產品。除了生成高質量的音樂,還有簡單的視頻生成能力——根據目前的觀察,這裏的視頻應該是帶有動態效果的專輯封面。
從網友爆料的接口返回圖來看:Udio支持文字描述生成音樂,比如「一首關於紐約的爵士」;也支持藝術家風格模仿(但不包括聲音);支持自定義歌詞;也支持對自己喜歡的曲目進行remix;最後還有一個手動模式。
而目前產品本身還未公開發布,只有少量𝕏博主稱自己得到了試用資格,包括專門關注AI相關的賬號、投資人、電影人等等。而他們給出的評價都相當高:「和Sora一個級別,只不過是音樂領域的」「比Suno好10倍」...不過也有網友稱這是炒作宣傳,「比Suno好,但應該沒有那麼強。」
如今,普通的廣告配樂、短視頻配樂都可交由AI完成,而對於創意與藝術性部分要求更高的音樂,人們還有更多的主控權。
也許在N年後,AI或許能夠創作出更為深層次複雜的音樂作品,模擬出更為細膩的審美情感表達,音樂人最終被人工智能1號、2號、n號所取代。而比起AI生成的產品本身,人們更擔心的是AI技術發展的速度,未來也許有不少內容創作者會被AI踢出局。
2024年也是AI音樂生成的元年嗎?且拭目以待。(撰文:羅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