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琪」觀】春日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收藏「琪」觀】春日遊

2024-04-15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部

 (文:蕭芬琪)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 ,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堂號緣緣堂,法號嬰行,生於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石門灣),中國現代書畫家、文學家、散文家、翻譯家,被譽為「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中國現代漫畫鼻祖」。

豐子愷作品《春日遊》,設色紙本,32x21.5cm。

 豐子愷在漫畫、書法、翻譯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先後出版的書法和畫集、散文著作、美術理論和音樂理論著作等共達160部以上。他的畫作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其漫畫以「曲高和眾」的藝術主張和「小中能見大,弦外有餘音」的藝術特色備受世人青睞。

 此畫以「春日遊」為題,充滿了生活的情趣。一家三口攜手走在山間小道上,正值花紅柳綠時節,春日的美好與家人之間的溫情躍然紙上。豐子愷的繪畫通常以單線平塗,用筆流暢,線條簡練。他的作品中很少繪製五官的表情,而是留白,通過人物的動作來表現心理活動,引人思索,這成為了其人物畫的一大特色。畫中的三人神情各異,父親牽着女兒,抬頭看着盛開的桃花,嘴角似乎帶着笑容;女兒望向前方,彷彿好奇地詢問眼前所見的一切;母親雙手交疊在身前,低頭看着女兒,彷彿能透過畫面感受到慈愛的目光。儘管筆墨不多,但其中的細節值得反覆品讀,令人回味。

《春日遊》局部。

 豐子愷以真誠的熱情將「藝術」融入到尋常生活中。他在遵循傳統書畫以水墨為基礎前提下,融匯了西方的速寫與中華文化中的詩情畫意,形成了既有寫實性又有抒情性的繪畫風格。豐子愷主張藝術要大眾化,要現實化,他從現實生活見聞中取材,勾畫出人情世態,意境雋永含蓄、耐人尋味。豐子愷的作品平淡中見溫馨,寧靜中含詩意,充分體現他深厚的文化修養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