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展覽】絕美黑白灰 吳冠中筆下的色彩美學-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有片 | 【展覽】絕美黑白灰 吳冠中筆下的色彩美學

2024-04-17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部

 黑、白、灰作為無彩色系,予人冷漠、單調的感覺,但在藝術大師吳冠中的筆下,卻成為富有無限激情與想像的色調。現正於香港藝術館舉辦的展覽「吳冠中——黑‧白‧灰」展示他以黑、白、灰為基調的畫作,配以藝術家的語錄選段,帶領觀眾以第一身角度欣賞大師的獨特色彩美學。 (記者:Janice 攝影:崔俊良)

展覽以「黑白灰」作為切入點,分兩期展出超過30件館藏精選吳冠中的水墨和油畫作。

 有溫度的黑白灰

 在色彩學上,黑白灰三色沒有彩度;若以科學物理角度,黑白甚至不是顏色,只是光線的明暗度。看似冰冷乏味的黑白,在吳冠中的筆下卻充滿了「溫度」。香港藝術館館長(至樂樓)鍾婉嫻對香港商報記者表示,是次焦點展品、鎮館之寶《雙燕》是吳冠中的代表作:「畫作描繪了江南景色,吳冠中曾表示故鄉江南的素淨牆身讓自己想起宣紙,因此他將白牆放進畫中,呈現橫直、黑白對比之美,巧妙之處在畫作的上方加了一雙燕子,表達出他對故鄉的情懷,為作品加添絲絲暖意。」後來,吳氏創作另一幅畫作《憶江南》,作為《雙燕》的延伸,是次會同時展出。該畫的景物被簡化成幾條橫線和幾個黑點,依然配上一對點睛的燕子,但從具象到接近抽象的創作,更能感受到藝術家對故鄉情感的昇華。

吳冠中作品《雙燕》,1981年。

吳冠中作品《憶江南》,1996年。

 灰色具獨特意義

 灰色作為黑與白之間的過渡色,令人覺得不起眼、甚至負面。吳冠中就認為灰色擁有無窮生命,甚至成為其經典作的「主角」。鍾館長表示:「一片黑瓦白牆的民居在淺灰色調的水鄉世界尤為奪目,如展品《水巷》,令人感覺柔和、舒服,並無強烈的對比感。畫中並加入了彩點,注入了活潑的節奏感。」吳氏早春時喜愛到江南地區寫生,在陰天時遠看尚未冒芽的枝椏和苗圃,呈現半透明的冷灰色,寧靜而和諧。灰色代表吳冠中對故鄉的思念,他的油畫是從江南的灰調起步,既是大膽創新的嘗試,也打破當時蘇聯畫家認為江南景色不宜作油畫的說法,對其獨特意義不言而喻。

吳冠中作品《水巷》,1997年。

吳冠中作品《西遞村》,2001年。

 展示線條幾何美

 吳冠中的畫作蘊含西方平面設計及中國傳統美學,如幾何線條、留白,善於選取景物中的美學元素,解構為抽象的線條造型。焦點展品、吳冠中捐給藝術館的首幅作品《瀑布》描繪了九寨溝諾日朗的瀑布,寬闊而垂直下跌,遠看寧靜安詳,鍾館長介紹:「畫家以黑色、灰色色塊繪於上方表現瀑布緩緩流下,寥寥細線繪出幾株乾瘦的樹,令人歸於平靜。」

吳冠中作品《瀑布》,約1986年。

 展品《巢》是吳冠中2010年離世前創作,亦是他捐贈的4張遺作之一,黑色的線條亂中有序。鍾館長認為從中可見吳冠中在黑色下過一番苦功:「黑色是視覺衝擊最強烈的顏色,故此吳氏主張運用黑色時畫面要有架構,才不會散漫模糊,要有適當的空隙,才能透氣透亮。《巢》是他人生的歸程創作,風格更自由奔放,抽象並大量運用黑色。我覺得畫作恍如鳥巢,暗喻了人生到了某一階段會出現的心境,同時也體現了一生勤奮創作的吳冠中,花費大半生融合中西藝術的探索結果。」

 

吳冠中作品《巢》,2010年。

吳冠中作品《苦瓜家園》,1998年。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9月(第一期)

時間: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9時

地點: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4樓吳冠中藝術廳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