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年報顯示,2023年營收下滑,淨利增速明顯放緩。在此背景下,近兩日銀行股卻走出全面上揚的行情。特別是在A股上市的中信銀行,繼昨日股價封漲停之後,今日開市後,大漲6%(截止發稿時)。
估值低收息穩
大行為何集體走強?實際上在本報4月4日刊發的《估值低收息穩,突顯大行投資價值》一文中就有答案。該文指出,「從4月3日的收盤價來看,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和郵儲行的H股市淨率均不足0.5,分別為0.38、0.37、0.44、0.39、0.39和0.45。與低市淨率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H股的高股息率,六大行股息率已分別高達8.2%、8.76%、7.15%、7.75%、7.77%和7.12%。股息率介乎7.12%至8.76%對比現在內地5年期存款收益率2.40%,以及在港的美元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5%,六大內銀的股息率明顯具有更強的投資價值。」記者觀察到,近一年多來,受政策影響,高股息的公司在A股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具有穩定派息的銀行股正在越來越多地受到機構投資者歡迎。
靜待業績轉暖
但近來可能干擾到投資者的是,評級機構惠譽4月16日出具報告,將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六間中國國有銀行的評級展望從「穩定」降至「負面」,以反映較早時中國「A+」主權評級展望從「穩定」降至「負面」。其給出的理由是,因中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公共財政前景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加。不過有數據顯示,匯金於2023年及今年首季持續增持工、農、中、建等四家大行的股份,國家隊用真金白銀來顯示信心。
在記者看來真金白銀當然比評級更有說服力,何況還有大的券商唱好銀行股。中信證券4月18日研報表示,預計銀行一季度業績為全年中的相對低點,靜待業績轉暖的同時,可關注市場對紅利品種的配置需求。並給出相關投資策略:1)防禦標的,主要是大型銀行,核心在於分紅收益率帶來的高確定性回報以及低風險資產邏輯下的估值修復;2)彈性標的,核心在於經濟修復的彈性會帶來顯著的估值修復空間;3)長期標的,核心關注可持續內生性商業模型會帶來的估值溢價。(記者 童越)
頂圖:中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