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來風】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應從認同中華文化入手-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八面來風】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應從認同中華文化入手

2024-04-25
来源:香港商報網

 堅評 163期《堅雜誌》

 特區政府本月(4月)8日宣布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任組長。在香港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特區政府在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之後,立即着手落實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可謂正合其時。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須注重方式方法,要做好事情,須因應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從市民日用而不知的中華文化傳統入手,逐步促進愛國情感,培育愛國價值。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提出在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4月8日,政府宣布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落實這項政策。小組成員除了多位政府高層官員之外,還包括多位來自多個社會界別的人士,李慧琼出任小組組長。

 香港因長期缺乏愛國主義教育,市民缺乏國家觀念,缺少家國情懷,在回歸後的廿多年間,產生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更成為導致2019年社會動亂的其中一項重要原因。平息動亂之後,要求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市民的國家情懷,國家觀念,已是社會的普遍共識。

 3月19日,香港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履行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憲制責任,構建了《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雙法雙機制」,讓香港告別了動盪不安的局面,擺脫了政治爭拗,迎來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為香港走向由治入興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在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是不可缺乏的重要環節。特區政府在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後,立即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正合其時,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各界應積極配合,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做好這項工作。

 政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要先想好辦法,做出正面的效果,不可操之過急,也不可亂作為,切忌出現所謂「低級紅、高級黑」的問題。在香港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結合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從認識中華文化,增加國家、以至民族的認同感。

 香港自1841年開埠,漸成華洋共處之勢,中西文化水乳交融,形成了既中且西的多元文化習俗。但也由於長期受港英殖民統治的影響,香港市民的國家觀念薄弱,缺乏應有的家國情懷和民族情感,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應從這一點做起。

 香港社會並不缺少中華文明和傳統習俗的元素,正相反,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起居飲食中,保留了許多中華傳統文化習俗,但人們日用而不知,一些人以中國人傳統的方式成長、生活,但在國民身份認同方面,卻產生錯誤的認知,實在令人惋惜慨嘆,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要從這一點做起,要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絕大多數香港市民,都能從日常生活的起居飲食中,感受到自己是中國人,增強國家民族的認同感,進而逐步提升愛國愛港的情懷,培育愛國價值觀。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即將展開運作,李慧琼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透過一系列工作,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讓市民全面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成就、建設和外交,形成對國家的擁護、尊敬和愛護等;同時也會以靈活、市民容易接受和「入腦」的方式進行。

 期待「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能推出符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從認同中華文化入手,以市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效地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