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鏡堂:「巨輪」啟航白鵝潭 嶺南文化看荔灣-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何鏡堂:「巨輪」啟航白鵝潭 嶺南文化看荔灣

2024-04-30
来源:南方+

白鵝潭是廣州老城的文化基地,在這裏建設廣東美術館、廣東文學館、廣東非物質遺產展示中心「三館合一」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讓嶺南文化從此繼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

 不僅是博物館,更是市民活動中心 

三館的設計帶有很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它不在一個新城區裏,而是坐落在我們的老城區裏,體現了廣州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三館集中表現了嶺南文化的主要特色,從歷史到現在到未來,嶺南文化的延伸繼承和保護發展,可以在內部找到答案。

另外,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建設在珠江三江交匯處,這是珠江在廣州市最寬的地方,珠江是母親河,白鵝潭是重要的出海口,這個建築非常適合與濱水文化相結合,我們在設計中非常在意的是,如何讓建築與珠江融為一體。

今後,大家不光可以在藝術中心看展覽,我們還把這座建築建設成市民活動的中心,城市建設是為人民的,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廣州雲山珠水的城市格局,團隊將它體現在這座建築的親水性特點中。

希望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可以作為城市客廳,讓市民平時可以在這裏休閒、社交、活動,體現我們的文化回歸到市井、城市回歸為人民服務的營城理念。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這座藝術中心佔地規模很大,建築約有350米寬,三個館之間有機結合,對外外觀是個統一的整體。

為了實現建築整體和珠江的融合,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大的廊橋,橋下是架空的,下方是寬敞的進口大廳,從建築裏可以很好地欣賞珠江和城市風景。整條廊橋寓意着廣州千年文化的古今連接,寓意着嶺南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溝通,以及三個館彼此之間的溝通。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這座建築充滿嶺南特色,是一座濱水的開敞建築,同時建築內部有多層平台,人們可以走到平台上看江。為了讓市民能在江邊活動,臨江的市政路特別改道地下,江邊40米寬的空間完全交給老百姓。

藝術中心的親水棧道上設計了升降舞台,周邊的碼頭也被改造了,整體形成了不同層次的活動空間,每一個視角都可以看珠江,從天上看,從陸地看,坐船看,處處皆風景,處處有意境。這個意境是有文化的,是能夠與水融合在一起的。

 鮮明的嶺南建築,悠遠的鵝潭文化 

為了和白鵝潭片區整體的風景和意境相融合,我們也呼應了對岸的白天鵝賓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所用的材料,包括白色的陶板、陶棍,這兩種看上去非常潔白無瑕的材料,建築內部的斜面充分結合功能需求與景觀需要。因為珠江沿江建築有着嚴格的規範,最高不能超過80米,藝術中心佔地很寬、很長,但是與江面的距離較窄,也給設計帶來了一些困難,我們將其設計成高低錯落的,符合濱水建築特色,不讓建築彼此相互遮擋。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戶外公共空間不受開閉館時間制約,市民隨時可以去休閒打卡。建築所用玻璃主要分為兩種:底層的玻璃是透光的,上層的玻璃是彩釉的,可以起到遮陽、擋光、隔熱的作用,特別是斜面玻璃還有自動捲簾等設施,很適配嶺南的氣候。

在設計時我們注重建築夜間的視覺效果,傍晚的藝術中心,燈光是一道風景線。未來,臨江40米的公共空間還將開展很多表演和活動,如交響樂表演、各種文化交流等,我們打造了臨江的可升降舞台。白鵝潭文化底蘊深厚,這裏會是與珠江新城完成不同的風格。

我們以現代的設計手法,滿足時代的要求,這裏將成為老城市新活力的窗口,我們也以此表明,廣東不僅是經濟大省,也要建成文化強省,藝術中心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陣地。

建築要講求美感,疊級而上的高低錯落結構既解決了應對嶺南氣候問題,也和建築的多功能相結合。大型的公共文化設施要大氣和通透,大廳與天光都是應有的部分。一個好的建築作品既要符合美學的品味,更有結合人的需求,這個建築最大的特徵是其親水性,我們也希望將來更多的市民可以坐船來參觀,碼頭就在旁邊非常便利。

三個館彼此流通,既有共用的大廳、廊橋,也有各自的小廳,整體館色調淡雅,為的是突出展品本身。三個館各自的設計符合其藝術特點,其中美術館體量最大,以簡潔大氣為特色,非遺館裏有不少藝術裝置,文學館具有陳列、交流、研討等功能,每個館有其自身的裝飾個性,同時它們之間的流動性也是可以靈活改變的。

嶺南文化有着務實、通融、創新等特質,嶺南建築有着遮陽、通風、隔熱、防潮的特點,注重室內外的有機結合。我們的團隊始終秉持着建築設計的「兩觀三性論」,即建築的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以及建築設計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的融合,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恰恰就是突出嶺南濱水建築特色,突出文化地標元素和時代感,將這些很好結合在一起的建築作品。(本文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鏡堂)

[责任编辑: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