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中國對歐洲是合作夥伴不是對手-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國際視野】中國對歐洲是合作夥伴不是對手

2024-05-10
来源:香港商報

何子文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之行獲得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法國是習近平主席歐洲之行的首站,法國以最高規格接待習主席,總理阿塔爾等法國政府高級代表前往機場迎接,紅毯鋪就、禮兵列隊,並由共和國衛隊148名騎兵組成的禮兵馬隊和摩托車隊護衛習主席一行乘車前往愛麗舍宮,表明法國對此行的重視,也表明法國對於中法關係的重視。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來兩國秉持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建交精神,建立了緊密持久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成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相互成就、共同前進的典範。習近平主席訪法期間,兩國發表4份聯合聲明和簽署近20份雙邊合作文件。其中,中法關於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強調,兩國共同致力於尋求基於國際法的建設性解決方案,應對國際安全與穩定面臨的挑戰與威脅。中法的合作不但對兩國都帶來實在的福祉,更為世界注入更大的穩定性,彰顯兩國的大國責任擔當。

中法合作不斷深化

中法合作不斷深化,對於中歐關係也有重要的意義。中國一直希望擴大對歐合作、支持歐洲戰略自主的立場沒有動搖:中國堅定開放市場,為包括法國和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創造更多市場機遇更是沒有動搖。中國的誠意和善意讓越來越多歐洲人看到,中國對歐洲是機遇而不是風險,是夥伴而不是對手。陣營化的對立對全世界和平發展都沒有好處,唯有合作互利、普惠包容多極化發展,才最符合各國利益。這是習主席此行傳達的最明確聲音。

習主席這次歐洲之行,除了法國之外,還對塞爾維亞、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三個國家對於中國元首此行高度重視,也抱有高度期望。習主席將今年首訪定為歐洲,在歐洲中又選擇了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三國,明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當今世界並不平靜,地球村各處烽火連天,第一大國不但沒有盡力維護世界和平,反而因為其偏頗的外交政策加劇了地緣衝突,以巴衝突的惡化與美國的一面倒、不公道的外交政策有莫大關係。同時,美國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過時思維,對中國採取全面打遏政策。在這樣情況下,建構更穩固的中法關係,不單符合兩國的利益,更符合國際利益。

中法關係的重要性,不但在於法國的實力和地位,更在於法國選擇了一條大國戰略自主道路,以自身的發展和利益作為最主要考慮,不囿於意識形態,也沒有跟隨別國的指揮棒起舞。今年1月25日,習近平主席向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會發表視頻致辭時就指出,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國際關係史上的大事。毛澤東主席和戴高樂將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打開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門,為處於冷戰中的世界帶來希望。60年來,中法關係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係前列,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為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作出貢獻。習主席強調法國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係前列,一針見血地點出了中法關係的重要性。

中法建交60年,不但為兩國經貿合作帶來了巨大的助力,而且帶動了美西方世界對華關係的破局。更為深遠的是,中法兩國用切實行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展現了在兩極格局下謀求獨立自主的雄心和魄力。多年來,法國作為歐盟的核心,一直堅持戰略自主,極力擺脫美國推動的「陣營化」,明確對「新冷戰」思維說不,體現出大國的戰略自主,中法建交所體現的獨立外交精神尤為值得各國思考。

致力推動中歐互利合作

在當前百年大變局下,對抗、陣營化、圍堵打遏,走逆全球化之路,只會加劇世界動蕩,結果只會造成雙輸。法國能夠頂住西方盟友的壓力,走自己的路,這才是大國應有的視野。

習主席在演講中強調:面向未來,我們願和法方共同推動中歐互利合作。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雙方要堅持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正確定位,不斷增強政治互信,共同反對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泛安全化。面對當前地區衝突、氣候變化、經濟衰退、逆全球化等重大國際問題,不單需要中法,更需要中歐共同合作。

中歐之間並沒有對立的理由,中國沒有向歐洲輸出意識形態,沒有干涉歐洲的內政,反而一直倡導互利合作,中國的大門一直為歐洲打開。中法關係走在最前,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歐洲更應看清時勢,堅持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正確定位,共同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頂圖圖源:新華社

[责任编辑: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