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吸引大灣區居民在港消費-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港事講場】吸引大灣區居民在港消費

2024-05-15
来源:香港商報

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疫後復常,香港旅遊業出現新機遇,五一黃金周期間就有76萬內地旅客訪港。相比許多港人不時北上消費,本地零售業則抱怨內地客到港「旺丁不旺財」,而本地零售業競爭力仍有待改善。

吸引外來消費

多年來,訪港旅客都以內地客為主;內地客中,又以來自大灣區的旅客居多。因此,香港吸引外來消費,主要應吸引大灣區旅客在港消費。而現在情況與過去不同,香港零售商出售的商品基本上在內地都可以買到,在網上或倉庫式超市購買同樣商品還會比香港便宜,顯示在深圳等鄰近地區不斷提高競爭力的時候,香港服務水平卻原地踏步,高租金和其他營商成本等宿弊難清;香港雖對多數商品不徵收關稅,但僅憑此已難以比內地城市有更明顯的競爭優勢。

當前港人喜歡北上消費,吸引外來消費則對提振香港整體消費和經濟有特別積極的作用。訪港旅客在本地消費,不一定會把本地商品或服務的性價比與內地相比,只需滿足他們在港期間的實際需要或新鮮感。大灣區居民與住在其他城市的內地人士不同,前者的住所就在香港臨近城市,現在交通方便,他們訪港一般採取當天往返的旅遊模式,客觀上減少了在港消費的機會。而要他們增加在港消費,首先就應想方設法讓他們訪港期間在香港多住幾天。

善用方艙醫院資源

遊客在港過夜,除個別購買奢侈品外,最大的支出就是酒店住宿了,這也是為什麼大灣區旅客不選擇在港留宿的原因。他們作為消費者,作出那樣的選擇也有合理性。

新冠疫情期間,內地在香港援建了一些方艙醫院,對當時香港抗疫工作有很大貢獻。儘管未來發生像新冠肺炎那樣可奪取大量市民性命的流行病的概率並不高,長期保留相關設施卻是需要的。而保留那些設施是需要費用的,設施空置也是一種浪費。理想的方案是讓其在無疫情發生的時候發揮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疫情期間則重新作為方艙醫院使用。不妨考慮,在有富餘的情況下,把部分原方艙醫院用來作為大灣區常住居民,以及在當地大學就讀的學生訪港期間的住宿。若把該項目稱為旅舍,收費可較實惠一些,假設租金每天100港元,旅舍每天還能提供三餐,旅客若選擇在那裏用餐,每頓收費50元。若旅舍與市區交通不便,可為旅客提供定時接駁交通工具,每次收費10元。合乎條件的大灣區居民和學生,不包括水貨客,每次最多只能在旅舍停留7天,花費約2000元;而由於相關配套價格實惠,旅客在停留香港期間就會較樂於購物、上餐廳、看電影、參觀博物館和景點等等,香港可以在每一名旅客身上吸引約等於數倍旅舍租金和雜費等的外來消費。

如前述,內地一些旅客訪港往往需要住酒店,因此旅舍不應向他們開放,以免香港酒店業的業務受衝擊,公開的說詞可以是,香港也是大灣區的一部分,對大灣區居民提供優惠屬情理之中。即使是大灣區居民,每人也只能在5至10年內享受一次那樣的待遇,以確保他們在港期間有較強的消費力。總之,物盡其利,吸引外來消費,提振本港經濟。

[责任编辑: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