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習近平主席訪歐之行意義重大-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名家指點】習近平主席訪歐之行意義重大

2024-05-21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鄭赤琰

    中國早在戰國時代便已出現「合縱與連橫」的外交策略。當時秦國採用「連橫」的外交戰略,去分化其他六國,從而將其逐個擊破。反之六國便採用「合縱」的辦法,把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

    美國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了反擊前蘇聯赤化歐洲,採用了「北大西洋公約」(NATO)把西歐國家聯合起來,反制蘇聯。這戰略行之有年,直到前蘇聯解體,仍被用來反制俄國,想不到美國「食之有味」,為了要制約中國,竟然在太平洋與印度洋結合了日本、澳洲與印度四國聯防,並稱之為「印太『北約』」。同時也在歐洲結合歐盟對抗中國,用的也正是「合縱」的戰略。

    但是「歐盟」是在「北約」的基礎上,把後蘇聯時代的「東歐」國家如匈牙利、波蘭、捷克與南斯拉夫被解體後的塞爾維亞等納入,再加上土耳其等,幾乎把整個歐洲國家都「合縱」起來,表面看來聲勢真是浩大,但是歐盟成員國之間的歷史與現狀差異很大。就歷史來說,英國、法國與德國屬於強國,三國之間曾經有過拿破崙與希特勒的交戰,英國與拿破崙和希特勒勢不兩立,而美國更藉血緣關係,打着民主的名堂,結合英國硬把希特勒搞掉,趁勢稱霸歐洲,並藉反蘇的名堂成立「北約」控制德國與法國。儘管戰後西歐曾一度陷入戰後經濟重建的困難,美國也伺機利用「馬歇爾計劃」援助經濟重建,事實上,與其說「重建」,不如說是「反共」,利用美國市場開放去解救西歐工業復蘇,以防蘇共乘虛而入,後來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經濟復蘇,主要是靠各自重建。因此說到底,美國和西歐的主導主要在軍事,不在經濟。因為這樣的背景,美國今天想發動歐盟「合縱」起來,向中國發動「第二個冷戰」,首先是軍事威脅之說,講不過去,而經濟的威脅,更講不過去,就以最近美國猛唱中國「產能過剩」,歐盟在找不到藉口之餘,也只能指中國電動汽車「威脅」到歐洲,但在中歐貿易,汽車貿易只佔總體經貿少之又少,不到GDP的10%,更何況生產汽車的國家,除了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外,對其他成員國只能說是無關痛癢。

    反之,對其他絕大多數歐洲國家和中國的外貿發展已相當全面,尤其在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發展項目下,像希臘與一些東歐國家已親自得到好處,再也不是「產能過剩」的宣傳能說服他們杯葛中國了。

    這次習近平主席出訪歐洲,主要外交對象選中了法國、匈牙利與塞爾維亞,這個選擇,就「連橫」外交戰略來看,是對「合縱」很大的突破。

    先說法國,就兩國元首發表的聲明來看,雙方都強調國際關係要採用「多邊主義」,反對「單邊」的霸權主義,簡單的一句話,卻給中法兩國找到一個很大的國際外交合作,因為美國搞「單邊主義」,對法國這樣高度國際化的國家來說顯然接受不了。有了這個共同利益基礎,今後中法兩國要開展國際貿易合作,也就有了「雙贏」的基礎。此外,在廣泛的外交關係方面,法國在西歐國家中,是最有獨立自主的強國,中國找到它合作,真是可遇不可求。

    說到匈牙利,早已是堅持「獨立自主」聞名於世的國家。在1957年,匈牙利是第一個最早反對前蘇聯控制的國家,也因此前蘇聯派出坦克等強大軍力進行壓制。雖然無法抗拒前蘇聯的軍事力量,但國內潛伏著的自主勢力從未被撲滅。歐盟勢力擴展到「東歐八國」後,匈牙利的自主聲音,卻不因強大的西歐勢力而告消失。這次中國與匈牙利簽下了十多條經貿發展專案,可以說是最有實際作用助長匈牙利「獨立」於歐盟的發展項目。有了這樣的合作夥伴,中國在歐洲的「連橫」外交戰略,既可沒有近憂,也可有遠利。

    最後說到塞爾維亞。它是南斯拉夫的前身,南斯拉夫在蘇聯解體後,西歐勢力介入分裂南斯拉夫,內戰導致南斯拉夫一分為二。塞爾維亞雖不再是南斯拉夫,但南國的實力都在塞爾維亞身上,其民族性也與南國無異,追求民族獨立早已在鐵托掌政期間聞名於世。前蘇聯在斯大林領導時要求被控制的東歐各國必須奉行蘇聯發展模式,否則便當「修正主義」來加以制裁。這個時候鐵托都不怕被打壓,跳出來公開主張「國情有別,發展模式有異」,斯大林領盛怒之下,直接把鐵托當成「修正主義」,用盡辦法要把鐵托打下去,不果,南斯拉夫也因此以「修正主義」和蘇聯唱反調。由此看來,習近平主席此行取得了塞爾維亞的合作,是「連橫」外交的可靠抉擇!

    頂圖:當地時間5月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愛麗舍宮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新華社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