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韓美林:年輕人,文化自信要你來扛!-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有片 | 韓美林:年輕人,文化自信要你來扛!

2024-05-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匯聚文化名家大咖的思想智慧,共同為新時代的文化發展建言獻策。藝術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出席主論壇,並以演講嘉賓的身份出席人文灣區機遇灣區分論壇。會期間隙,韓美林接受了本報專訪,分享他對文化發展的獨到見解。

 文化不能「缺課」

 見到韓美林先生的時候,主論壇剛結束,他坐在原位細細整理筆記,回味論壇嘉賓們的真知灼見。

 談及此次論壇,他感慨地說:「『文化強國』的倡議非常棒!中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科技也日新月異,但文化的發展絕不能落後。」他認為,文化不能缺席社會的發展進程,這樣的論壇正是讓文化建設提上日程的重要契機。

 在韓美林眼中,文化強國是時代的必然選擇。他強調,藝術家要與時俱進,「如果只抱着老一套理論不放,就會被時代拋棄。」他生動地比喻道:「『潮流』只能掀起浪花,但終會退去。跟隨時代的步伐,才能真正進步。」

 人工智能無法取代人類的藝術

 韓美林告訴記者,目前對「生命」和「生存」兩個主題的討論盛行全球,他認為,生存靠的是科學和文化。

 關於目前熱議的人工智能話題,韓美林有着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雖然AI已經在科學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在藝術領域,AI還無法替代人類的細膩情感和特有思維。他表示不必擔心AI會取代藝術家,因為藝術的精髓在於情感和思想,這些都是AI無法複製的。他覺得也不必焦慮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取代人類,「任何事物都有局限性和無限性,主要看文化的發展能不能跟上」。

 在人文灣區機遇灣區分論壇上,89歲高齡的韓美林作為主講嘉賓第一個發言。他即興作畫,演示藝術中的「錯覺」概念。他解釋道:「視覺錯覺是人類藝術的獨特表現,如果AI也出現『錯覺』,那就是出錯了。

 大灣區:中華文化的寶藏

 而對於人文灣區的建設,韓美林認為這裏蘊藏着豐富的中華文化資源。他舉例說,香港至今都在用繁體字,是對中華文化最直接的繼承。此外,香港的電影文化獨具特色,深圳則憑藉其經濟實力,逐步重視文化發展。他表示,這些都是推動文化與經濟共同發展的有力證明。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和文博會將舉辦地選取在深圳,很有意義。他認為,大灣區的這股「牛勁」,歸根到底,是為了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是為了推動文化與文明的進步。

 中華文化:無窮的藝術靈感源泉

 韓美林的作品以傳統藝術手法展現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他將古代裝飾藝術與現代設計相融合,創作了包括丁酉年、巳亥年、庚子年生肖郵票在內的許多經典作品。北京奧運吉祥物、北京旅遊標誌、港澳通行證及台灣通行證主題圖案等知名設計也出自他手。

 他認為,中華文化是一座富礦,強調文化自信、文化自豪非常重要。為了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四十多年間,韓美林造訪了國內眾多古陶廠、博物館、古址、古墓,翻遍了各類古書,搜尋記錄了數萬個符號、記號、圖形,以及金文、象形文字等。

 這些已失傳、無法釋讀的符號和文字,大多是秦代統一文字之前的古文字寫法,其特點是一字多形、形態多變,多數寫法在秦小篆統一之後就被丟棄了。他將這些「義不明」、「不詳」或是「無考」的符號和文字搜集整理,以傳統筆墨的表達、輔以現代時尚的書寫形式,匯集成「天書」,以期用藝術家的筆記錄文明的脈絡,創造「古老的現代」,傳承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韓美林從中汲取靈感,為眾多現代品牌設計標識,活化了中華文化。「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航徽,就是我從『天書』中挖掘的設計元素。」他進一步表示,文化產品、藝術品的價值很高,可以成為高附加值的商品,帶動文化產業的建設,進一步帶動經濟建設。

微信圖片_20240527183415.jpg

 年近鮐背的韓美林在人文灣區•機遇灣區分論壇上發言前,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幽默地表示自己很高興能夠出席這樣一個「時髦」的論壇。韓美林用實際行動,讓人對文化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認識,更激勵年輕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記者 楊琪)

頂圖 記者謝燁挺攝

[责任编辑: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