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開發南大嶼 原味不能失-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開發南大嶼 原味不能失

2024-05-29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昨展開為期兩月的公眾諮詢,以進一步提升南大嶼海岸一帶的生態康樂潛力,不單可讓公眾共享及體驗,亦切合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發展和保育表面矛盾,實質可以共存:打造生態康樂走廊,切忌顧此失彼,不宜過度開發,而應確保原汁原味,促成發展與保育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開發南大嶼,在新旅遊常態下,正合其時。首先,來港旅客的重遊比例增多,特別是內地客,他們對傳統景點的興趣或已降低,所以除盛事外,還要秉持無處不旅遊的理念,透過新景點新模式吸客,南大嶼便為一塊旅遊處女地,新鮮感十足,發展和想像空間巨大;旅客們也愈來愈重視旅遊體驗,沉浸式、深度遊需求愈來愈大,包括多了遊山玩水,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正正天然資源豐富,且有歷史文化及康樂元素,其中水口和貝澳具有高生態價值,石壁則有古蹟、水塘,擁有全港最長沙灘的長沙,也可作為康樂樞紐及訪客聚腳點;增設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的營地,既可延長旅客的逗留日數,此外把大嶼山的昂坪、大澳、梅窩等串聯一起,也可延長遊客逗留大嶼山的時間,有利於拉高旅客消費。須補充,香港生態康樂選項增多,對於刺激及挽留本地消費亦是利好,為市民提供多個郊遊休閒點,更可助力本港的保育教育,讓綠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開發南大嶼,亦不能落後時勢,由於世人保育意識愈來愈高,開發不宜過度人工化,而應盡量保留原始風味。開發南大嶼的一大重點,乃是提高易達性,否則景色再好,遊人都難前往,不過,過程中也要避免破壞環境,包括爭取可免則免;諮詢中的一大關注點,正是接待力問題,有議員就擔心遊客人數大幅增長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在交通方面,也強調在自然保育的前提下,建議訪客將主要使用公共運輸服務,同時並增設水上交通設施,以較不影響環境的辦法疏導人流。事實上,由文物徑到營區等,也可爭取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至跟周圍自然環境兼容,例如,鋪設行人徑時縱須保障安全而設梯級、欄杆、及提示標語之類,但任何人工痕跡皆宜盡量避免,好像多採用天然材料取代石屎,其餘衛生垃圾問題亦須處理好。此外,建議提到在沙坪靠岸位置提供步道,讓訪客避免直接踏進沙坪亦能欣賞水口景色,就既滿足保育原則,也是保育跟發展的良性結合。其他非必要或吸引力不足的額外設施亦然,畢竟有時「少即是多」,尤其南大嶼的原始風貌吸引力本就不低,過多人工化只怕有損野趣適得其反。

 南大嶼的開發擾攘多年,文件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經過多方面的初步技術評估,已確定相關建議不會為南大嶼生態環境交通造成不良影響。諮詢期間當局收集意見的街站,既設於人流最多的東涌巴士總站,也深入到南大嶼不同地點,凸顯政府高度重視民意,確保項目獲社區支持、推行時可更加順暢。 有了無處不旅遊的方向,再有旅遊新常態的背景,加上各方對發展與保育的平衡兼容也有更深刻的認識,開發南大嶼好應快馬加鞭。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