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夬兒」藝術展 擁抱多元身體-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展覽】「夬兒」藝術展 擁抱多元身體

2024-07-06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社會常把「殘疾」與「缺陷」掛鈎,從缺乏能力的角度看待殘疾人士,放大他們與健全人士之間的差異。然而世上誰無缺陷?這正是殘疾藝術駐留展覽「夬兒」所詰問的。「夬兒」由香港逸東酒店與藝文共住空間c.95d8聯合舉辦,由即日起至7月16日於酒店4樓展出由4位能力各異的藝術家的作品,邀請觀眾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身體與世界。

20240704_192414 (1).jpg

展覽閉幕當天將帶來藝術家趙惠芝的現場行為藝術作品。

   「夬」與「缺」發音相同,有分別的意思。「夬」字現今並不常用,卻是漢語中常見的偏旁。策展人之一林入向香港商報記者表示,除了「缺」以外,「夬」還能組成多個漢字,「例如玉玦的『玦』、抉擇的『抉』、訣別的『訣』等等,有很多可能性。展覽便以「夬兒藝術」為題,聚焦殘疾人士多元的能力,消除『殘疾就是缺失』的偏見。」展覽為香港逸東酒店「身心障礙驕傲月」的系列活動之一。「這次很高興與酒店合作,讓展覽在市中心舉行,希望能將『夬兒藝術』分享給更多的人。」林入說。

20240704_183254.jpg

藝術家陳美彤的作品《容貌(Sur)face》(局部)。

   4位藝術家經歷2個月的駐留,共享生活空間並進行藝術交流,創作出一系列圍繞身體與感知的作品。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趙惠芝以尿喉創作裝置作品《第一次》,布板上尿喉穿插,織成一個錯綜複雜的人形,管中的黃色液體源源不斷。趙惠芝指,自己不熟縫紉,用尿喉「刺繡」更是棘手,「起初掌握不好位置,要刺穿布不容易,很像我小時候剛開始學插尿喉的經歷。」亂麻般的尿喉也訴說着藝術家面對生理疼痛,乃至性別認同的複雜心情。

20240704_190924 (1).jpg

藝術家趙惠芝的作品《第一次》。

   方芷盈的《字字語語》則畫有一行行似是而非的漢字,既像甲骨文,又像外星語,邀請觀眾解謎,趣味橫生。這場有趣的遊戲也是聽障人士日常與人溝通的反照。方芷盈是本地漫畫家,透過幽默的畫風分享自己的日常,以及作為聽障人士的經歷。她表示,作品中的文字參考了甲骨文,也有自創的元素,「甲骨文是最早的漢字體系,演變成不同的文字。」她的文字也是從甲骨文衍生出來的,獨特卻平等。

20240704_200251.jpg

藝術家方芷盈的畫作旁掛有耳機,觀眾可聆聽她朗讀作品。

   展覽並展出陳美彤及葉珮珮的作品。陳美彤的裝置藝術作品《容貌(Sur)face》透過並置鏡子、攝有他人身體的手機錄像、印有自己身體的畫卷等物件,探討實體與形象之間的關係。葉珮珮則是展覽的「觀察藝術家」,作品以自己和其他三位藝術家的作息、需求、喜好為題材,帶觀眾走進她和她們的生活,發掘各人鮮為人知的一面。(記者、攝影:Ruth)

20240704_203822.jpg

藝術家葉珮珮的作品之一《小便日記》記錄了她和趙惠芝歷時15天的如廁習慣。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