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零售業界是時候「轉守為攻」-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港事講場】零售業界是時候「轉守為攻」

2024-07-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唐宏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2019年後周邊有不同國家「打壓」、「唱衰」香港,加上隨後有疫情,經濟一直處於穩守局面,現時香港在國家支持下,除繼續穩守局面,也是時候「進攻」,要「以發展促安全」。此番說法套用在零售業界上,正合適不過。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通報,5月份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05億港元,同比減少11.5%。與2023年同期比較,2024年首5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6.1%。要知道,2023年初香港才開始通關復常,零售額在疫下比較基數本就不高,一年多來當局與業界「諗計度橋」,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推出各項盛事,開展好客運動,以進一步催谷消費。惟錄得的數據依然不甚樂觀,即使遇上五一黃金周也挽回不了跌勢,顯示零售業的復蘇之路漫長且充滿挑戰。

 造成這個局面有多重因素。誠如政府發言人表示,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繼續顯著下跌,主要受到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以及港元匯率高企的影響。事實上,過去香港零售業的傳統優勢,正在大幅削減,例如佔大頭的奢侈品消費,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貨總額,按年大跌21.4%,顯示高消費產品不再是旅客來港購買的重要品類。其他包括服裝跌18.8%,百貨公司貨品跌21.1%,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跌4.1%,既說明很多消費者更為精打細算,亦印證本港零售業想繼續靠價廉物美取勝,已非易事。

 大力發展網購平台

 面對行業環境的轉變,零售業界要想逆境突圍,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靠守舊有模式,一味指望遊客繼續「血拼」奢侈品,或被動等客上門來撐住消費市道,只會等了個寂寞。零售業界必須識變、應變、求變,「轉守為攻」,根據本地市民和遊客的需求、消費偏好等市場變化,在經營上變革創新,制定新策略,推出新服務,才能找到新的增長點。

 最簡單的,近期港人流行北上消費,除了內地城市有更具性價比的商品,還有就是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零售業界在提升購物體驗方面,顯然還有改善空間,應思考如何盡量創造更舒適、愉快的購物環境,建立良好的口碑。與此同時,推廣本地文化和特色商品,亦是提升香港購物體驗獨特性的方式,這些都是加強零售業競爭力的切入點。

 值得關注的,還有網絡零售展現出的巨大增長潛力。本港5月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按年上升超過兩成,成為在暗淡數據中的一抹亮點。發展網購平台,是未來零售業化解困局,重回增長軌道的出路。近年來在社交媒體和直播平台的推波助瀾下,網紅經濟迅速崛起,商家要善用網絡宣傳,主動出擊將產品或服務推銷出去,不只限於香港,還要擴大到內地、海外,以吸引新的客戶群,並搭建電商的多管道矩陣架構,優化供應鏈與配送,發揮全球貿易優勢,拓展更大的市場範圍。

 零售業界要渡過逆境,就不能故步自封或因循守舊。中央最近公布系列惠港措施,包括增加「個人遊」內地城市,以及提高內地居民旅客行李物品免稅額度,都對促進本港零售市道有幫助,但這不是業界「躺平」的理由。始終,在中央支持、政府搭台之外,精明的零售商作為主角和獲益者,亦須各師各法,花心思「唱好戲」,捕捉更多消費新紅利,共同推動香港零售業的繁榮。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