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東經濟半年報 這件「小事」折射三個關鍵變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讀懂廣東經濟半年報 這件「小事」折射三個關鍵變化

2024-07-24
来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GDP同比增長3.9%,這是7月23日廣東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從數值上看,這次「期中考」成績也許並不突出: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也略低於一季度廣東經濟數據。進入2024年經濟「拉力賽」的下半程,廣東能否順利實現年初定下的增長目標?

 就在數據公布前不久,一批「廣東造」體育器材相繼宣布出征巴黎,亮相即將舉行的奧運會。兩件事看似並無關聯,我們卻能從中「讀出」這半年來廣東經濟發展的關鍵之變。

 首先是貿易結構持續優化,「發力點」漸成「穩定錨」。

 在這批揚帆遠征的「廣東造」中,不乏多年後重回奧運賽場的明星體育產品。比如廣州某企業生產的乒乓球,就是時隔16年後再次成為奧運會官方指定的比賽用球。

 外形看似與多年前並無差異,但卻「內有乾坤」:通過技改和創新,企業把奧運會比賽用球的公差一縮再縮,甚至設置了15道出廠關卡,確保質量優於同類產品,最終贏得海外市場。

 今年上半年,廣東外貿實現超預期快速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8%,佔全國的比重穩定在20%左右。「進」的背後,正是「新」在支撐。

 更深入分析數據,這種變化會得到更清晰的印證:上半年,與品質類消費相關的體育娛樂用品需求旺盛、保持兩位數增長,限額以上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0%。

 從「以價優搶訂單」到「以質優贏市場」,這是廣東企業近年來面對全球貿易風雲的堅定選擇,也是廣東這一外貿依存度高達六成的外貿大省,近年來持續保持韌性甚至「逆風翻盤」的根源。

 不難發現,「耐心資本」更有「耐心」,支撐力量在「悄然換擋」。老牌體育企業「十年磨一劍」的故事,背後固然有着企業孜孜不倦的企業精神在支撐,卻也少不了「耐心資本」久久為功的默默投入和支持。

 這種變化也更加直接反映在經濟數據上: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5.5%,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6.4%,增速比全國高6.9個百分點。難能可貴的是:廣東工業投資已經連續4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不僅如此,民間項目、民間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0.4%、10.8%,民間投資信心也在不斷增強——從「投早投小」到「投長投遠」,「定投」廣東已經成為製造業企業堅定共識。

 信心匯聚成動力。今年上半年,以工業為主體的第二產業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2%,再次「過半數」。

 雖然在「製造業當家」的廣東,第二產業佔比高似乎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如果將時間軸拉得更長,或許對這種變化有更直觀的感受:從2022年以來,第二產業結束了長達10多年的佔GDP比重下降趨勢,近三年來更是穩定在36%左右,「製造業當家」在廣東壓艙石的作用更加凸顯。小到乒乓球,大到大型船舶設計製造,「撐起來」的第二產業成為廣東2024年下半年繼續加速奔跑的關鍵動能。

 最關鍵的是新質生產力從「概念」到「感知」,新的力量在積聚。新技術、新工藝推動老字號、「廣東造」登上國際體育舞台,背後不可忽視的正是這股正在積蓄的新力量。

 今年上半年,廣東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56.3%和31.4%,在一季度的高增長之外,又提高0.2個和0.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企業效益也持續改善: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867.33億元,增長27.7%。將上述數據聯繫起來看,更新質生產力對廣東經濟的影響已經從「概念」變得可以「感知」,甚至已經快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

 回報不僅帶來信心,也讓企業家們對新質生產力有了更深的感知和認識,自然也就帶來了更多持續投入:今年上半年,工業投資佔比創近年來新高,工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36.9%,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更是高達31.3%——有效投資正為打好「下半場」蓄力強能。

 我們也應當理性認識到,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延續調整態勢依然對經濟增長形成了一定拖累和影響。然而我們不能忽視「態」,更要認清「勢」。要看到「穩」的基本面也要堅持「新」發力點。抓緊機遇,學會在奔跑中調整呼吸,新的征程已經開啟。

 (總台記者 郭翔宇 林麗麗)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