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在南山區舉行。發布會上,南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小寧介紹南山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情況,並與南山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楊丹、南山區教育局局長楊珺、南山區科創局局長張景平,就南山區百校煥新、科技創新和蛇口灣藝術區一體化開發等情況答記者問。
上半年完成固投778.2億居全市首位
在發布會上,李小寧表示,作為全國經濟大區,南山經濟持續穩中向好。2023年,南山區實現本地生產總值8566億元,穩居全省區(縣)第一、全國第二,連續7年位居全國創新百強區榜首。
今年上半年,南山實現本地生產總值4495億元,增速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78.2億元,總量及貢獻率均居全市各區第一。南山區規上工業產值3920.8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106.6億元,同比增長9.4%。
李小寧表示,南山區將聚焦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兩大重點,加快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通過「揚優勢、提質量、強載體」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揚優勢要重點推動電子信息製造業、低空經濟、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提質量的目標是年內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3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國高企業總數突破5500家;強載體是推進百旺信工業園等一批項目建設,構建「總部研發+高端製造」10公里產業帶。
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雙翼齊飛」,接下來,南山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目前,南山區服務業增加值規模超6000億元,佔GDP比重達70.5%,培育軟件與信息服務1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網絡與通信、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等百億級產業集群。接下來,南山將努力推動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到2025年突破7000億元,重點再打造2個千億級規模集群。推動人工智能和數字創意產業,促進「文化×科技」「時尚+科技」多元跨界,探索建立涵蓋賽事舉辦、人才培養、內容創作、科技研發的產業體系,努力打造國際電競之都核心區。
李小寧表示,南山按照「一山、兩湖、兩城、兩校區、X9」的藍圖,集中打造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目前,已集聚9所高校、9家諾獎實驗室以及各類創新載體超620家,成為深圳科教資源最豐富、高端人才最密集、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人才強國戰略方面,南山區擁有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超1.2萬人,全職院士72名。南山全力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前,全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76.9件,約為全國水平的23倍。今年6月,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發,南山區獲得獎項11項。接下來,南山將加快完善科教產金四鏈融合的全方位支撐體系,讓更多創新創業的「金種子」源源不斷地在南山誕生和成長。
一體化「升級」蛇口灣片區
打造全球藝術人文新地標
「以『百校煥新』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創新舉措,有力推動南山教育高質量發展,使教育成為群眾可感可知民生幸福的靚麗底色。」楊珺介紹,從2022年起,南山區就推出「百校煥新」校園提升工程,聚焦存量老舊校園升級改造,分3年對143所學校、幼兒園進行煥新。今年將對80餘所學校和幼兒園「煥新」,進行安全改造、體育場館、廁所革命、增設無障礙設施等十大提升。「百校煥新」工程,最大的優勢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實事,採用「研究引領設計」模式,通過「個性化設計+統一施工」,「一校一策」讓「老校園」煥發「新活力」。
張景平介紹,南山完成了首批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示範「揭榜掛帥」項目徵集工作,將打造一批「AI+民生」標桿項目,持續擦亮居民的幸福「底色」。同時,加快構建「兩區一廊」低空經濟發展格局,以南山區低空經濟運行試驗區建設為重要抓手,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全面拓展政務綜合巡檢、無人機集群表演、消費級無人機飛行、無人機即時配送、低空空中觀光等典型場景,輸出可複製推廣的多場景融合運行模式,打造全球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支撐深圳市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建設。
「蛇口灣藝術區一體化升級後,將實現四個目標,一是打造以東角頭片區為主體、深圳歌劇院為引領的藝術文化生態圈;二是打造以蛇口老街為主體的休閒樂活圈;三是打造以蛇口漁港為主體的都市休閒港灣;四是打造以海上世界為主體的全域博物場。」楊丹介紹,蛇口灣藝術區共有七大重點項目,分別是深圳歌劇院、蛇口山音樂公園、東角頭居住項目、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蛇口老街、蛇口漁港和蛇口影劇院。
據了解,深圳歌劇院總建築面積約31.6萬平方米,預計2028年底竣工。蛇口漁港升級改造工程預計2027年竣工,打造集漁港功能、濱海體驗、旅遊觀光為一體的都市生活休閒漁港。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全長約6.91公里,2028年底竣工後串聯起整個蛇口灣片區。南山區將全力推動蛇口灣片區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水平運營,打造成為全球藝術人文新地標、大灣區文旅休閒目的地。(記者王靜抒 蔡易成)
新聞發布會現場。深圳市政府新聞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