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業「國十條」明確三大中心任務-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内地

中國保險業「國十條」明確三大中心任務

2024-09-13
来源:中新社

 中國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保險業頂層設計文件「國十條」迎來又一次更新。

 此前兩版保險業「國十條」分別於2006年、2014年印發。前者首次明確了保險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建設中的定位,後者聚焦保險在政府改進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強調保險業與相關領域改革互動,兩份文件均對行業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因應當下形勢,新版「國十條」為保險業明確「強監管、防風險、高質量發展」三大中心任務,並定下時間表:

 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蓋面穩步擴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務持續改善、資產配置穩健均衡、償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內控健全有效的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框架。保險監管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監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場體系完備、產品和服務豐富多樣、監管科學有效、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保險業新格局。

 在強監管、防風險方面,《若干意見》提出嚴把保險市場准入關、嚴肅整治保險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有序有效防範化解保險業風險等。

 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對此指出,「發展」與「強監管、防風險」不矛盾。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成立以來,「報行合一」、下調定價利率等多項政策及時有效地改善保險業不當競爭、化解潛在利率風險。基於行業在一段時期快速發展後面臨的內外部環境變化,強監管、防風險相關政策將是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保險產品的基本原理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被視作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在保障改善民生、防災減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若干意見》對此着墨頗多。如圍繞提升保險業服務民生保障水平、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官方提出豐富巨災保險保障形式,以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為重點深化車險綜合改革,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支持優質境外保險機構來華設立法人機構及分支機構,發揮人壽保險的家庭保障和財富傳承功能等。不少內容直指保險消費者和市場關切。

 此外,保險資金具有穩定性強、逆周期性、確定性高等特質,是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急需的「長錢」。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鄧斌分析稱,壽險負債久期長、資金規模大,能為長期項目提供持續資金支持,可通過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投資。

 《若干意見》亦着眼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強調發揮險資長期投資優勢。文件提出,積極對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風險保障與融資需求;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力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等。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認為,《若干意見》將保險的主要作用對象提煉歸納為「服務民生保障」和「服務實體經濟」兩類,體現出對保險業職能的精準認識,也彰顯出與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緊密關聯與深度對接。

 在許閒看來,「服務民生保障」本質在於促進產品服務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被保險人獲得感,提高保險保障水平與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則是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耐心資本優勢,為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後盾。他相信,《若干意見》將成為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新航標。(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