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強化香港優勢 加速智造升級-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強化香港優勢 加速智造升級

2024-09-17
来源:香港商報

    創新科技署昨推出100億港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從事策略性產業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設施提供資助,鼓勵企業利用創新科技實現智能化製造,以提升競爭力。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香港經濟結構多側重於金融、地產等,對拓展先進製造業不太「給力」,大家也清楚看到由此產生的一些弊端,加快經濟轉型,推動香港「智造」升級,有現實的需要。港府近年持續加大創新力度,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令經濟更具動力及多元,亦獲得一定進展,顯示本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優勢和實力。當局須更好結合「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發揮國際化優勢和科研優勢,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進一步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撥款100億元推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目的是鼓勵企業利用創新科技實現智能化製造,提升競爭力。在計劃下,政府會以1(政府):2(企業)的配對形式,資助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企業等,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資助總額上限為每家企業2億元。相關措施的啟動,是以產業導向為原則,因地制宜,支持重點企業在港發展,扶植初創企業,有助帶動科研、加工、產品設計及市場調查等上、中、下游的行業蓬勃發展,促成先進製造產業茁壯成長,為港注入新的經濟動能。

    香港新型工業化,並不是要把土地和勞動力密集的製造業重新帶回本港,現實條件也不允許,而是要引進適合香港發展的高端製造業,將生產與創新科技深度融合,提升製造業的競爭力。新型工業化對科技創新能力的要求和創科人才的需求均大大提高,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在科研方面實力雄厚,國際化優勢對具創科背景的人才有強大吸引力,這些都為本港完善創科生態圈提供了重要支撐。

    港府早前推出「產學研1+計劃」,推動本地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並通過各類人才引進,填補科技人才儲備的不足。相關措施得到落實並發揮成效,例如政府「引進辦」成功吸引超過100間創科企業落戶或擴充在港業務,包括內地新能源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醫藥巨頭阿斯利康等。今次「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直接資助企業,吸引先進製造企業在港進行大型投資、建設具規模的廠房,進一步打造完整產業鏈,加快新型生產「質」和「量」的提升,積極作為值得肯定。

    發展高科技、高增值的新興製造業,是當今世界潮流,香港不能落後。在「智造」領域,本港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一方面,香港身處大灣區世界級的製造業中心,與灣區內地城市形成緊密的互補合作關係,可以強強聯合,共同推動高技術、高增值產品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尤其是重點用好港深創科園做大做強創新產業。另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為新型工業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孵化出更多創科「獨角獸」,形成新業態。找準方向持續發力,從研發、集資到製造一條龍,相信香港可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開花結果。(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頂圖:納諾史德斯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設立的生產納米纖維材料的自動化設備。中新社資料圖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