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觀察】《黑神話:悟空》火紅熱銷的原因與啟示-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海峽觀察】《黑神話:悟空》火紅熱銷的原因與啟示

2024-09-19
来源:香港商報

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大陸首個3A級國產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一從「石頭蹦出來」就威震四方,除了創下銷售紀錄,也締造了話題紀錄,討論層面超越遊戲產業,擴展至總體經濟層面、文化輸出層面,還帶動了觀光旅遊業。就像許多傳奇故事,這個空前成功的作品,來自於一個過往名不見經傳的開發商,堪稱小兵立大功。《黑神話:悟空》的所謂3A,是指投入資金多、投入資源大、投入時間長。能夠生產這種產品,而且還能長期存活的企業並不多。事實上,全世界能夠產出3A遊戲的國家也不多,這便是為何該作震撼了中國大陸乃至於全世界。

《黑神話:悟空》之所以具有代表性,並非只是遊戲技術品質高超,而是一款真正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現代文化產品。《黑神話:悟空》的獨特性在於兩點:一是遊戲中的角色、場景皆有所本,有的源於典籍名著,有些復刻真實古蹟;二是遊戲主創者嘗試建構「黑神話宇宙」,姜子牙、鍾馗有望「接棒」悟空成為遊戲續集的主角。可見《黑神話:悟空》不只是將流傳數百年的《西遊記》故事透過現代科技加以活化,而是「中國製造」發展到「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里程碑。《黑神話:悟空》的創作團隊、創意理念、設計研發均來自大陸,然而卻更具體系性,製作團隊更加雄厚,傳統文化積澱也更加深厚。據悉,《黑神話:悟空》團隊由騰訊離職的創業者組成,自2018年開發、2020年首次對外宣傳,直到今年8月才正式問世,中間經歷了中美科技戰,體現了大陸民營經濟與文化產業具有韌性,也從中華經典文化傳承中找到復蘇的活力。

英文版《西遊記》銷售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橫空出世的《黑神話:悟空》,被認為是大陸遊戲產業走向世界的轉捩點,因為儘管這款遊戲的敘事背景是中國著名的小說《西遊記》,卻並不妨礙對原著小說並不熟悉的外國人、尤其是西方玩家的投入,因為《黑神話:悟空》並非重現《西遊記》故事,玩家扮演的是繼承孫悟空意志的「天命人」,透過一關闖過一關的歷程,遊戲傳達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齊天大聖」的戰鬥精神。等於在中華文化的核心裏又加入了現代年輕人最在乎的自我、自信與自由,而這樣的新世代特質是跨越國界的,難怪可以吸引國際玩家;甚至由於《黑神話:悟空》的爆紅,還帶動了亞馬遜書店英文版《西遊記》銷售量的快速成長,這恐怕是許多人所始料未及,也代表大陸文化軟實力的崛起。

再進一步言,電玩遊戲作為娛樂文化的載具,聲光特色,超凡內容,年輕世代長期接受大量西方世界的電玩故事內容,或是日本主導的電玩元素或主角,這次「很中國」的孫悟空融入電玩文本,強化視覺效果和深度,這隱含的「軟實力」躍然「幕」上,沉浸在中國古代經典故事中。這款遊戲不僅在技術和銷售上取得佳績,還成功將中國文化的「孫悟空」元素推向全球。許多習慣希臘、羅馬、日本武士等「既存框架玩家」,對此款遊戲中的中國神話和故事背景產生濃厚的興趣,造成既存電玩遊戲的顛覆感。

「華流」終於崛起

早前有種說法是「中華文化在台灣」,這本是台灣軟實力的金字招牌。台灣的本土文化當然需要弘揚與發展,但本土文化終究是在中華文化的脈絡下衍生。在5年前,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題材遊戲《還願》推出之初曾廣受好評,讓外界看到台灣遊戲的競爭力。《還願》以傳統神鬼文化為核心,說明只要善於從中華文化尋求靈感,仍有機會創作比肩《黑神話:悟空》的遊戲。曾幾何時,當日韓流行文化享譽全球時,兩岸輿論期盼何時出現「華流」。事實證明,軟實力競爭的背後是經濟、科技的硬實力競爭。如今以《黑神話:悟空》為代表的「華流」終於崛起,台灣應深知自己握有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透過兩岸與全球合作,讓具有台灣特色的「華流」推陳出新、發揚光大。

總之,《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可說是大陸數字產業化奠下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是透過虛實整合說好一個故事、帶動產業發展的成功範例。隨着現象級遊戲《黑神話:悟空》的爆紅,與此遊戲場景相關的大陸各省文旅單位,紛紛規劃各種「黑悟空」之旅,藉此搭上這波「黑悟空」熱,也值得台灣效法。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