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這份施政報告承前啟後,守正創新,亮點紛呈,在全面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發掘經濟新增長點、排解民生憂難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方向、具體主張和行動綱領,以改革求變促發展的主題貫穿始終,可謂謀發展有新猷,惠民生顯承擔,增強了社會各界對香港前景的信心。當前香港經濟向好的方面發展,但仍面對一些困難和挑戰,加上國際局勢複雜多變,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盡快為發展注入新動能,政府要繼續擔當作為,開拓創新,推動施政目標的落實,社會各界亦要齊心合力,攜手共進,真正做到「齊改革同發展」。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的必然選擇,也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施政報告就落實三中全會精神進行全面布局。除了繼續做大做強現有金融服務業務,鞏固和提升競爭力外,進一步提出了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業發展;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設立「教育科技人才委員會」,統籌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以及制訂「河套港深創科園區發展綱領」,開闢政策和制度創新試驗田等一系列創新政策。相關措施有助政府施政更好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用好中央惠港政策,以己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為香港發展開拓廣闊的空間,提供源源不竭的動能。
通過改革創新,發展經濟、提升競爭優勢的理念,還體現在施政報告的眾多舉措之中。施政報告提出設立發展低空經濟、旅遊熱點及銀髮經濟工作組,完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以及透過引入措施助力不同產業向低碳綠色轉型等,都是朝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香港實現高質量發展方向前行,是「識變」更是「求變」。政府以前瞻性的思維,扮演主導改革角色,對本港尋求突破、在轉型過程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無疑具有開創性意義。
增進民生福祉是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施政報告立足當前提振經濟,又關顧民生排憂解困。施政報告中針對「劏房」問題提出的突破性措施,令人眼前一亮;同時,在青年置業、擴大支援長者及照顧者、擴大扶貧計劃、提升公私營醫療服務方面亦有新舉措,展現政府着力解決各種民生「老大難」問題的施政理念,有「心」更有「新」。
近年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改革,成效不斷顯現。菲沙研究所昨發布最新報告,香港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較去年上升一位,在五個評估大項的「國際貿易自由」及「監管」均位列首位,凸顯本港具備雄厚發展的優勢。新一份施政報告方向正確,政府依據藍圖穩步推進落實,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優化調整,社會各界攜手並進,必將推動香港邁向更美好的明天。(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圖:崔俊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