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改造4年餘 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煥新迎客-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升級改造4年餘 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煥新迎客

2024-10-25
来源:廣州日報

 在廣州美術學院昌崗校區,有一幢歐洲宮廷式設計的白色建築頗為引人注目,建築沿方塘而築,構成方塘水院,富有嶺南庭院畫意,門前一對弧形梯級旋轉而上,在校園裏別具一格,這便是建成於1991年的嶺南畫派紀念館。

 10月24日下午,經過數載升級改造的嶺南畫派紀念館重新啟用,以新的面貌面向公眾,並舉行「從頭越」系列展覽開幕式。

從頭越.jpg

 「從頭越」系列展覽。

 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嶺南畫派紀念館建成於1991年,承載着紀念20世紀高擎「國畫改革」大旗、發出「藝術革命」先聲的嶺南畫派這段重要的歷史記憶。三十多年來,該館珍藏、保存和建立了諸多海內外嶺南名家的作品、手稿、圖像、文獻等「藝術檔案」,並積極拓展學術交流、展覽的輸出路徑,通過研究、出版、展覽等充分挖掘近現代以來的藝術線索,形成較為系統的嶺南畫學研究平台。

 據介紹,紀念館由嶺南建築名家莫伯治與何鏡堂共同設計監造。在設計紀念館時,他們將嶺南畫派在藝術上反對臨摹仿古、注重寫生並吸收一些外來畫法的特點,運用歐洲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的語言來表達,同時融入了傳統嶺南建築常用的手法,使紀念館成為一幢構思獨特的建築創作。

 建築整體以白色為基調,由居中的主館及副樓兩部分組成,各抱地勢,沿方塘而築,構成方塘水院,富有嶺南庭院畫意。主館一側臨水而築,另一側倚樓而建,外部輪廓是流暢的曲線、殼體及壁面構圖組成的有機整體;其中,如火焰、似城堡式的門亭典雅別致,寄寓了嶺南畫派折衷中西、不拘一格的精神。

 紀念館曾榮獲「魯班獎」,著入《中國建築史》,並於2019年被列入「廣州市歷史文化建築」、2023年被列入「第七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展館內部。

 老館新用 小館精用

 紀念館重啟之際,廣東省文聯主席、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李勁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嶺南畫派紀念館於2020年進行升級改造。難點在於如何平衡歷史修復與現代化改造,在確保歷史風貌得以保留的同時賦予建築新的活力。

 在何鏡堂院士的指導下,廣州美術學院灣區創新學院院長伍端教授主持這項升級改造的設計任務。改造延續了原建築師莫伯治院士的設計理念,既反映了嶺南文化精髓,又融入現代元素。下沉廣場設計轉化成開放的場域空間,打通了城市與嶺南畫派紀念館之間的區隔,融入城市肌理,展現了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生,體現了嶺南畫派包容、開放和創新的精神,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感受藝術的文化場所。

 如何在歷史沿革、歷史積澱、歷史影響力的中小型美術館中,實現專業、專項的升級改造,實現高質量服務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僅是對嶺南畫派紀念館的變革提出的要求,更是當下展陳業態改革的一種嘗試。「嶺南畫派先賢『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精神始終啟迪後學革故鼎新,紀念館將積極探索『老館新用』『小館精用』在新時代的新可能。」李勁堃說。

 開幕式上,何鏡堂表示自己非常讚賞李勁堃館長提出的「老館新用」「小館精用」理念,「希望嶺南畫派紀念館繼續弘揚嶺南畫派的精神,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學習、借鑑,將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應用到各自的專業領域中,讓建築藝術和國畫藝術共同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展以研究文本為線索

 展館重啟之際,紀念館策劃了「從頭越」系列展覽,共展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黎雄才、關山月等珍貴原作108件。

 「本次展覽,我們以『從頭越』為主題,以兩個研究文本為線索。」李勁堃介紹。

 「溯本求源——以嶺南畫派紀念館歷史文獻為線索的文本考察」部分,通過逾萬字的文本、逾千件文獻和圖片,追溯嶺南畫派的發展歷程和嶺南畫派紀念館建館的歷史脈絡,以此向推動20世紀中國畫發展作出不懈努力的前輩們致敬。

 「20世紀30~50年代『新國畫』寫生研究——以黎雄才、關山月為例」部分,則通過考察黎雄才、關山月在20世紀40年代西北寫生的經歷,研究嶺南畫派「行萬里路」的寫生實踐與中國畫變革實踐。該部分將研究文本作為重點,呈現了超過40000字的文本、300多件文獻資料、近1000件作品圖片、100多件影像資料。

 「展覽中我們將研究文本作為重點,把文本中所引用的文獻、書目、原作、手稿、圖片、視頻等佐證資料進行展陳,把文本研究形成過程中發現和使用的大量素材,以展覽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李勁堃表示。

 紀念館將把此次展覽作為開放性討論的課堂空間,邀請各方專家學者進行指導與討論,期待在閱讀展覽及眾多的第一手資料中,引發更多的思想火花,形成新問題、新線索,以啟發紀念館未來的研究方向,帶動學術研究的發展。

 館長導賞

 「嶺南畫派紀念館的改造給我很大啟發。我們正在探索如何把小館做到極致、如何把美術場館的資源充分挖掘出來。同時,作為一個研究機構,其跟美術館之間新的定位也值得探討。」

 G層

 針對建築原有的限制,設計團隊首先對G層四周的窗戶進行了整合,將其轉變為展牆,以增加可用的展示面積。「圍繞柱子派生設計的裝置,可以承載很多研究素材和資訊。」李勁堃說。展廳通過裝置和斜切構築的柱子間展牆,對原本均勻分布的柱子進行了調整,打破了傳統的方正布局,為展覽空間帶來新的活力和動感。

 一層

 進入一層空間,可以看到設計繼承了原有的展陳空間,升級了硬件設施,以展示博物館級別文物藏品的標準對接博物館展陳條件,以更簡潔、通透和恆溫恆濕的展櫃,為觀眾提供更舒適的觀展體驗。

 二層

 沿着樓梯走上二層,文獻櫃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新穎的觀賞視角,橫貫整個二樓展區的恆溫恆濕玻璃展櫃構築了一個簡約、透明且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展示區域。這裏開啟了展覽的「20世紀30~50年代『新國畫』寫生研究——以黎雄才、關山月為例」部分,展覽以研究文本為基礎,嘗試探索一種閱讀式的展覽模式。不同於以往美術展覽,展廳中部展台上的文獻、資料是主線索,四周展櫃裏的美術原作則是輔助;更重要的是,展覽在研究過程中獲得的文獻、數據,以及交流環節中採集的相關信息,都將成為嶺南畫派紀念館藝術交流互動「大數據」的積累。

 三層

 三層文獻展台巧妙地把原有護欄改裝成展台,圓弧形投影活化了展陳空間。集合作品圖、文本資料、影像材料的研究成果讓觀眾能夠進行延伸閱讀。

 值得一提的是,牆上的時間軸清晰地勾勒出20世紀前、中期「新國畫」寫生歷史,反映了嶺南畫派畫家在「新國畫」寫生方面所作出的具有前瞻性的藝術探索。(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陸漪蔚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通訊員:劉普丹)

[责任编辑:王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