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問|許正宇談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它很有生命力凝聚力延展力!」-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财经

高端訪問|許正宇談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它很有生命力凝聚力延展力!」

2024-11-15
来源:香港商報

 2014年11月17日, 「滬港通」 這一連接內地與香港證券市場的 「財金大橋」 開通,開創了全新互聯互通資本市場開放模式。十載砥礪前行、茁壯成長,互聯互通無論從產品類型、交投規模還是投資者參與度,都不斷地在增加和成長。在互聯互通進入十周年之際,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感慨頗多,回想起自己在互聯互通誕生之初就已深度參與,如今他形容 「這(互聯互通)不單止是一個項目,不單止是一項事業,更加是一個使命」 。

 互聯互通機制促資本雙向流動

 十多年前,由於中國內地資本項目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人民幣亦遠未國際化,再加上境內外市場制度差異巨大,無論國際投資者想進入A股市場,還是內地投資者想開展海外投資,都面臨着各種不同的限制,提高跨境投資便利性與效率就成為財金界的大方向。許正宇說, 「互聯互通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

 互聯互通機制,是香港、上海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合作下的跨境投資計劃,其以閉環模式運作,允許兩地投資者在各自市場監管體系下進行交易,使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投資國際金融市場,同時亦為國際投資者提供進入內地市場的平台。 「這一機制,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雙向資本流動,為投資者提供了極大便利。」許正宇說。

 過去10年來,歷經市場洗禮和實踐考驗,互聯互通不斷為滬深港股市提供創新、穩健及高效的跨境交易基礎設施,不僅提升了市場流動性和產品多樣性,也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鞏固了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XA01B07.jpg

 本報10年前於頭版報道 「滬港通」 開通有關消息。

 互聯互通十年來一直增量擴容

 許正宇表示,香港同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一直在增量擴容,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也一直在刷新和成長。他盛讚道:「這10年來,它(互聯互通)作為一個概念,很有生命力,很有凝聚力,同時也具備延展力!」

 據港交所(388)最新公布的《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白皮書》,最近10年間,滬深港通僅以約1.2萬億元人民幣跨境資金流動淨額,支撐起了約177萬億元人民幣跨境交易規模,大幅提升了跨境資本流動的效率。

 截至2024年9月底,在滬深港通機制下,外資北向持倉金額已達2.419萬億元人民幣,是10年前的22倍,而「北水」南向持倉更達3.359萬億港元,是10年前的200多倍。目前,滬深港通下合資格股票已超過3300隻,覆蓋滬深港三地市場上市公司總市值的九成及成交規模的八成以上。

 互聯互通成交方面,今年首三季,北向和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額分別為1233億元人民幣和383億港元,相比2014年開通首月,分別增長了21倍和40倍,已佔到內地市場成交總額的6.7%和香港市場成交總額的16.9%。

 互聯互通足令「許正宇們」自豪

 互聯互通10年間取得如此驕人成績,值得促成互聯互通誕生的參與者們自豪。

 許正宇自2020年起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此前,1999年至2003年期間,他任職特區政府政務主任,曾被調派到經濟發展科,並在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和民政事務總署服務。2003年離開政府機構後,他曾在港交所工作了13年,出任市場發展科董事總經理兼項目管理主管。

 「適逢其會,當時我就深度參與了互聯互通的工作。」許正宇提到,「雖然2014年11月我們才開通滬港通,其實,實質的籌備時間在此之前就已籌備了一兩年之久。」

 提及互聯互通籌備階段具體工作,許正宇有幾點深刻的體會。首先,2014年11月之前,在互聯互通項目醞釀中,港交所作為一間上市公司,處理這些比較敏感的資料,都須特別注重保密工作。「當時,互聯互通是一個新生事物。而那時內地同海外市場已有現成的投資軌道,如一些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和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是讓內地基礎投資者投出去,QFII就講海外投資者投進來(內地)。市場已經有了這些,為什麼還需要有互聯互通呢?」他坦言,「那時候市場都有不同看法,亦都有一些質疑的聲音,覺得有沒有需要?有沒有市場?」很顯然,許正宇和同事們用行動打碎了那些懷疑論者。他說:「從市場營運者的角度看,我們的角色就是去搭橋,(讓市場)有這個通道(互聯互通),並確保這個通道暢順。」

 其次,互聯互通運行10年了,一直在深入、在發展。「我的另一個深刻體會就是互聯互通這個制度,很有生命力,並且很有延展性的。」許正宇反問道,「如果不是,後來便不會有股票通、債券通,ETF通等,這都互聯互通的延展性體現。」

微信截图_20241115084614.jpg

微信截图_20241115084633.jpg

 促進內地資本市場與國際對接

 許正宇的第三個深刻體會就是「知己知彼」。當年,他需要同內地不同部門、不同層面的持份者,包括政府部門、交易所或結算所去對接,「這也認識對方、認識自己的過程。」他說,「我們每日工作可能面對的是一些平日我們做開(習慣)的東西,很多東西都覺得理所當然,但當人家(對方)要同你對接,人家問你,你這些東西怎麼來的,為什麼你這樣做?其實,我們都要不單止要知其然,更加要知其所以然!」

 許正宇說他是幸福者。他有幸見證了互聯互通由最初的項目慢慢成形,誕生後一路茁壯成長,並逐步受到國際的肯定,包括國際上一些主要指數機構如今已紛紛納入了中國的指數、股票、債券等等作為成分元素,促進了內地資本市場同國際市場的對接。

 面對一眾採訪者,許正宇說:「我覺得,隨着我們深度合作之後,大家都覺得(互聯互通)不單止是一個項目,不單止是一項事業,更加可能是一個使命!」確實,可以肯定地說,過去10年來,所有那些促進互聯互通發展的貢獻者和幕後英雄們,都值得點讚和激賞!

 灣區三地擬設香港保險服務中心

 近年來,越來越多內地人來港購買香港保險產品。由於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程度越來越高,這成為一個大趨勢。所以,「保險通」很可能就是未來互聯互通要新開闢的重點領域。「保險通」全名為「跨境保險通」,是指香港及澳門的保險公司毋須在內地設立分公司,可直接向內地居民跨境銷售保險產品。

 最方便灣區9個內地城市居民

 事實上,早在2020年,內地銀保監會就首次提到「跨境保險通計劃」,希望促進跨境保險交易和服務。該計劃期望簡化跨境保險流程,允許內地客戶在大灣區城市針對所購保險產品結算保費和處理理賠。

 「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中都曾有過相關宣布,希望推動在粵港澳大灣區三個地方,就是在前海(深圳)、橫琴(澳門)以及南沙(廣州),去設立香港保險售後服務中心。」今次訪問中,許正宇亦說,「希望無論內地人或是香港人都好,買咗香港啲保單,就可以在上述三個售後服務中心獲得相關的售後服務,例如合約更改或合約展期,等等。這樣,讓買了香港保險公司保單的客戶,不管是內地居民或香港居民,都能夠在內地處理,不再需返嚟香港去處理。」

 可以想見,若在大灣區設立香港保險售後服務中心,最方便的對象就是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的廣大居民,隨着大灣區「二區九市」聯動合作、優勢互補加強,可望持續推動大灣區高速發展。

 港人有更多投資內地機會

 互聯互通對內地與本港資本市場舉足輕重,惟不少市民以為這與他們日常生活並沒有多大關係。但實際上,互聯互通同打工仔關係還是頗為密切的。許正宇指出,如香港市民每月都有強積金供款,現時有關投資限制已經放寬,強積金可以投資內地,包括上海和深圳市場的股票。

 他又表示,現在市民去一些證券公司,在產品選擇方面,不單止可以買賣港股,還能夠通過參與互聯互通的香港證券公司,買賣一些合資格可交易的內地股票。

 互聯互通內容正不斷豐富

 許正宇還強調,互聯互通有很強的延展性,除了可以買債券、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之外,也包括跨境理財通。這幾年,跨境理財通參與者已經差不多有13萬人,最近參與跨境理財通的機構也由銀行進一步擴展至14家香港證券公司。「由此可見,互聯互通的內容正在不斷豐富!」

 許正宇說,互聯互通作為一個綜合的,或者說是一個一站式的投資平台,令境外人民幣可以參與到內地資產配置中來。他分享了一組數據,香港現時的人民幣存款已經超過1萬億元,相對於其他境外人民幣交易中心,香港坐擁的海外人民幣存量差不多是其他中心的5到9倍。「互聯互通機制,很好地幫助到內地投資者海外投資並分散了風險。」他說。香港商報記者 韓商)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