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粵港澳院士峰會前瞻五大未來產業 助力粵「百千萬工程」落地生根-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2024粵港澳院士峰會前瞻五大未來產業 助力粵「百千萬工程」落地生根

2024-11-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2024粵港澳院士峰會暨廣東院士聯合會10周年學術年會日前在廣東省清遠市落下帷幕。

 峰會策劃開展了七大板塊37場活動。其中,包括廣東院士聯合會成立10周年合作發展大會、2024粵港澳院士峰會暨廣東院士聯合會10周年學術年會全體大會、院士專家南沙行、院士專家校園行、前沿技術與產業發展研討會、高質量發展諮詢研討會、產業科技創新交流對接會,涵蓋了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生命健康、綠色低碳、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重點領域。

3.jpg

 攜手港澳  突出灣區

 據悉,2024院士峰會是繼《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方案》提出「協同港澳舉辦粵港澳院士峰會」工作要求後首次舉辦。峰會得到了港澳特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大力支持,港澳特區政府明確繼續擔任指導單位。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廣東院士聯合會的成長伴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走深走實,已經超越了廣東地界,成為大灣區一支重要的科創力量,為大灣區在創科和人才領域的交流合作增加了廣度和深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視頻表示,廣東院士聯合會積極推動香港特區和廣東省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交流合作。期待繼續凝聚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們的力量,與香港攜手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高質量發展,以及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書面賀詞表示,期望與廣東院士聯合會加強合作,一如既往支持院士專家到澳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創新創業,共同努力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一流灣區。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賀詞表示,廣東院士聯合會為推動大灣區內的創新要素流動及人才匯聚作出了貢獻。

 本次大會,廣東院士聯合會在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支持下,以香港所需,協同中國電池工業協會、香港立法會邱達根議員辦事處、國家新型儲能製造業創新中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儲能與動力電池材料前沿技術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共同探討香港以創科發展擁抱粵港澳大灣區,以新質生產力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促進香港與內地產學研各界深度參與全球創新合作,推進「全球產業鏈+區域產業鏈+國內產業鏈」一體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全球儲能及動力電池材料產業的高效、穩健與可持續發展。

 成立10個專業委員會

 在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院長唐本忠表示,廣東院士聯合會是推進產學研合作的一個重要平台。據介紹,10年來,廣東院士聯合會梳理對接了320項院士團隊創新創業成果產業化資源需求,通過成果展、推介對接會、路演等形式,累計協助61個院士團隊151項創新成果項目對接政府爭取政策、對接產業爭取投資,註冊實體企業57家。同時,面向923家企事業單位徵集人才、技術需求,經評估後實地深度調研企業483家,組織院士專家企業行120場,推動55組院士團隊與企業精準對接。另外,10年來,院士聯合會共組織開展院士專家諮詢活動58場,組織動員400人次院士領銜或參與戰略諮詢,報送決策諮詢建議125份。

 在近日舉辦的廣東院士聯合會成立10周年合作發展大會上,根據廣東「百千萬工程」和未來產業發展所需,院士聯合會發布成立10個專業委員會計劃。包括:1)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專業委員會;2)低空技術與經濟專業委員會;3)新型儲能綠色低碳專業委員會;4)生物製造專業委員會;5)人工智能技術專業委員會;6)前沿新材料專業委員會;7)未來電子信息專業委員會;8)未來生命健康專業委員會;9)深海深空深地專業委員會;10)量子科技專業委員會。同時,以需求為導向遴選廣東省10個縣區作為院士聯合會重點結對對象。大會期間,舉行縣/區「雙招雙引」推介、與結對縣區簽署《助力「百千萬工程」院縣行動戰略合作協議》,圍繞「雙招雙引」、戰略決策諮詢提供科技、人才、智力支撐。在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的動員下,廣東省21個地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37位主要負責人代表出席合作發展大會,對接院士團隊。

 11月18-19日,廣東院士聯合會在分會場清遠市舉辦了2024院士專家入百企進百校(清遠行)活動。30多位院士專家智聚鳳城清遠,包括童慶禧、都有為、朱位秋、張統一、陳光、謝先德、王兆凱在內的15位院士專家走進清遠市21所中學,以座談交流、科普報告、勵志報告等形式近距離交流。

 九院士論道未來產業前沿技術

 9位大會報告院士為與會者帶來了關於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未來生命健康五大板塊的科技前沿與未來趨勢的精彩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創會會長鄔賀銓帶來題為《開發數據要素賦能數字轉型》的主題報告。他建議政府牽頭來建設數據的基礎平台,如算力平台、數據資源供給平台、數據流通的保障平台、數據安全保障平台以及數據融合服務平台,來營造數據要素的生態,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可以更好應用。

 ——聚焦未來智能裝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咨委會常務副主任謝和平帶來題為《在廣東院士再創業》專題報告。他分享了2018年卸任四川大學校長後,來到深圳大學重新申請項目、重新申請項目、重新建設實驗室的「再創業」旅程。他帶領團隊自主攻關研製了國際首套400L H2/h的海水原位無淡化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樣機,在深圳灣海水中穩定製氫超過3200h,無催化劑腐蝕和副反應,實現了海水直接電解制氫規模化、長期穩定的技術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主任陳和生作《南方先進光源》專題報告。他表示,散裂中子源是落戶廣東的第一個,也是目前大灣區建成的唯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018年8月建成開放,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同時它的成功建設帶動了一大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廣東。他期望「松山湖科學城+光明科學城」區域未來有望聚集散裂中子源、先進阿秒激光、自由電子激光、南方先進光源等平台型大科學設施,支撐大灣區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漢帶來了主題報告《機器人未來技術研判》。

2.jpg

 ——聚焦未來材料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帶來《基於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 的高熵能源與系統》專題報告。王中林院士分享了關於摩擦納米發電機及高熵能源與系統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納米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和巨大潛力。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黃永剛帶來《基於力學導向的確定性三維組裝技術》專題報告。

 ——聚焦未來綠色低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立泉帶來《粵港澳大灣區電動船舶與低空經濟》專題報告。他指出,高性能電池是電動船舶和低空經濟的關鍵,其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至關重要,是當前電池技術面臨的最大挑戰。

 ——聚焦未來生命健康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顧東風帶來《科技創新賦能心血管疾病防治》專題報告。

 ——聚焦空天經濟

 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空天科技學院院長魏奉思指出,大航天時代已經來了,在未來幾年成千上萬的衛星要進入空間,空間的數字化、智能化成為了空間科技戰略的新高地。因此他提出了實施《數字空間智能航天衛星大腦新基建工程》建議。

 港青年科學家分享灣區科創心得

 大會特設789灣區科創之夜專題活動,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深圳滄穹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銳志,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雙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未來網絡研究院院長崔曙光,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創始院長、戴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與首席科學家王煜等青年科創代表圍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難」與「能」、灣區科創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進行了分享交流,碰撞創新思維火花。(記者 童越)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责任编辑:王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