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11號線即將於月底開通,其中的琶洲站規劃與8號線換乘。彼此之間的換乘通道涉及另一條未獲批的新線,暫不具備建設條件。乘客轉線要先出閘、出站再入站、入閘,將持續數年之久。重新入閘意味着行程要拆分為兩段計費,乘客需多花「冤枉錢」。
為此,廣州地鐵或首次引入「虛擬換乘」概念:在琶洲站,乘客從一條線出閘後,於限時內進入另一條線,可按一個連續乘車行程計費。近期列車只能不停站通過的11號線廣州火車站,同樣無法換乘,市民建議採用「虛擬換乘」,讓11號線流花站與2號線越秀公園站接駁,減輕「飛站」之痛。最終「虛擬換乘」如何實施,有待地鐵官宣。
什麼是虛擬換乘
「虛擬換乘」是指距離相近、但付費區不連通的地鐵站,乘客換乘時先從一條線出閘,在限定的時間內到另一條線入閘,可以按照一個連續乘車行程計費。這個做法已經在香港、上海、北京、重慶等城市廣泛使用。
重新入閘票價可相差一倍 或將首次引入「虛擬換乘」
琶洲站的地鐵換乘需要出閘再入閘,意味着乘客車資需要分成兩程計費。以員村站到新港東站為例,11號線開通後在琶洲換乘,連續計費的車資為2元,分開兩段計費則是4元(員村到琶洲、琶洲到新港東各2元),相差一倍。
記者了解到,廣州地鐵或首次引入「虛擬換乘」的概念,讓市民免花「冤枉錢」。「虛擬換乘」是指,距離相近、但付費區不連通的地鐵站,乘客換乘時先從一條線出閘,在限定的時間內到另一條線入閘,可以按照一個連續乘車行程計費。這個做法已經在香港、上海、北京、重慶等城市廣泛使用。
「虛擬換乘」是否存在鑽空子的可能?如果乘客從彩虹橋站搭11號線到琶洲站,再換乘8號線到陳家祠站,乘車距離超長,按照「虛擬換乘」計費只需支付2元,看起來地鐵「吃虧」了。但實際上,從彩虹橋搭8號線一站就能到達陳家祠,繞道琶洲「遊車河」的情況在真實生活中實屬罕見,更多是存在於理論上的極端場景。
廣州地鐵「虛擬換乘」的具體做法,包括換乘限時、扣費方式等,有待官方公布。
廣州火車站近期無法開通 鄰近車站也能「虛擬換乘」
未來數年都不能換乘的,不僅琶洲站,還有廣州火車站。目前,11號線廣州火車站僅具備列車「飛站」通過的條件,車站尚未建成,剩餘部分的施工受到鐵路樞紐改造的影響。而鐵路樞紐何時實施改造,現在並不明朗,地鐵站在近期開通的概率較低。
11號線廣州火車站無法投入使用,一方面導致沿線乘客不能直達廣州火車站,另一方面導致市民不能在此換乘2號線、5號線這兩條南北、東西大動脈,對線路的客流吸引力、線網的結構都有較大影響。其中,11號線與5號線尚有中山八站換乘作為「替補」,但與2號線的換乘「殘缺」則難以彌補。
對此,軌道交通自媒體Metro Bay(地鐵大灣區)撰文提出,在廣州火車站以南,11號線流花站與2號線越秀公園站距離相近,具備實施「虛擬換乘」的可行性。據測算,兩站最近的出入口相距約270米,地面步行時間約3分半鐘,換乘總用時預計約10分鐘。進一步考察換乘體驗,沿路大部分有樹蔭遮蓋,人行道較為寬闊,兩個出入口均設有扶梯。
流花站和越秀公園站實施「虛擬換乘」,將實現11號線與2號線在廣州火車站附近接通,方便更多市民在鐵路樞紐集散,同時讓2號線北段與11號線的客流得以交互,更好發揮環線的外圍疏導功能。
可能有市民不理解,不是同一個車站也能換乘?實際上,香港地鐵早有先例,尖沙咀站和尖東站便是如此,乘客使用八達通轉線可以按照一程連續計費;北京地鐵1、2號線復興門站和19號線太平橋站,7號線廣安門內站和19號線牛街站,也設置為「虛擬換乘」。乘客有換乘需求,地鐵運營從實際出發,為市民提供便捷,正是公共交通服務公共利益的體現。
琶洲站在建地面風雨連廊 連接8號線和11號線
11日下午,記者在琶洲地鐵站看到,11號線F口已基本成形,一條長約220米的風雨連廊正在建設,由F口一直連到8號線A口。這將是未來11號線與8號線的地面換乘走廊。
一條長約220米的風雨連廊正在建設,由琶洲站F口一直連到8號線A口。
為什麼不能直接在地下換乘?記者了解到,11號線與8號線之間不僅規劃有換乘通道,還有佛穗莞城際車站,二者已同步設計,需同步實施。可是,佛穗莞城際至今尚未獲批,在程序上不具備開工的合規依據,連帶「拖累」了換乘通道的建設。一條新線從拿到「開工紙」到建成開通,需時數年。快如廣州地鐵18號線首通段,這個時間是4年,而廣州地鐵11號線,則是9年。
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市民在琶洲站兩條地鐵之間換乘,都需要先從一條線出閘,出站走一段路,再到另一條線入站、入閘。為了改善乘客的換乘體驗,廣州地鐵在地面修建風雨連廊,讓市民不至於在日曬雨淋之下轉線。(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研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駱昌威)
頂圖圖說:11號線琶洲站F口已基本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