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日(12日)踏入第108日審訊,黎智英第16日出庭自辯。辯方展示被告與徒弟李兆富的訊息紀錄,李兆富負責管理黎智英的Twitter賬戶及代其發帖文,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兩人仍提及「制裁」,被告黎智英承認並表示不夠小心謹慎,但認為只是陳述事實而沒有主張「制裁」,辯方指李兆富把被告的Twitter帖文草稿中,有關「特朗普使用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制裁作為競選策略」改為「特朗普正在通過各種措施採取行動」。黎智英表示,他當時沒有想過美國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屬「制裁」,也沒有透過Twitter提倡制裁。
對於黎智英在Twitter帖文中提及年輕示威者是自由運動的支柱,法官李素蘭問「攬炒巴」劉祖廸算不算是年輕示威者,黎智英則指劉祖廸以不同方式「示威」,也十分積極參與自由運動。辯方提到《蘋果日報》在2020年6月15日刊登、題為「攬炒巴加入國際聯軍反抗」的文章,表示「攬炒巴」劉祖廸加入國際線,而且陳梓華轉告黎智英「攬炒巴」劉祖廸在英國受襲一事,劉祖廸懷疑是「政治襲擊」。黎智英重申他認為該次襲擊並非「政治襲擊」,只是一場真實劫案。
對於被告認為香港人在香港國安法下失去自由,英國推出BNO救生艇計劃可為港人提供避風港。辯方及法官杜麗冰均質疑被告,是否提倡年輕人到英國延續運動,被告解釋只是呼籲香港人把握機會離開香港。辯方問被告是否有意圖透過帖文引起對政府的憎恨、請求外國採取敵對行動、慫使他人不守法、激起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改變在港依法制定的事項,被告否認,表示只透過Twitter帖文提出香港年輕示威者處於極大危險之中。
獲前白宮顧問轉發敏感資料電郵 黎智英誇獎蓬佩奧鼓吹敵對中國言論
辯方展示一封2020年7月24日由前白宮顧問Christian Whiton轉發予黎智英、Mark Simon、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以及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的電郵,題為「Fwd:EMBARGOES until 4:35 ET: Secretary Pompeo remarks at Nixon Library」(消息封鎖至美國東岸時間4時35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尼克遜圖書館的(發言)摘要)。
電郵附上蓬佩奧於加州發表演講擬稿的附件,稿件內包括「敏感資料」標註,內容包括美西方國家需要改變對中國的態度,並要組成對付中國的新聯盟。被問及Christian Whiton轉發該演辭稿致黎的原因,黎於庭上回應指因Christian Whiton是說客(lobbyist),會與舊客人保持聯繫,惟黎稱不記得是否有打開附件閱讀講辭內容。
辯方其後引述黎與李兆富於同日清晨的WhatsApp對話,當中李向黎傳送有關蓬佩奧於加州公開講話的彭博新聞連結,連結附有一段約五分鐘的講話節錄片段,李亦於訊息中節錄了蓬佩奧的部分發言,內容包括抹黑中央政權及領導人,以及呼籲國際要組成對付中國的新聯盟改變中國、「國際社會必須戰勝專橫統治」等。李又形容蓬佩奧講話非常有力。 黎回覆又引述蓬佩奧講話的部分內容,並稱讚蓬佩奧說得「太棒了!」 (Bravo! Well said Secretary Pompeo)。黎其後更指示李於黎的Twitter賬號發帖文,發布蓬佩奧講話的內容及黎對他的讚美。
辯方續於庭上播放該演說的節錄片段,蓬佩奧於講話中主張要求聯合國、北約等組織應結合組成經濟、外交及軍事力量應對中國,又指這是組成新聯盟對付中國的時機。(The United Nations NATO the G7 countries the G20 are combined economic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power……maybe it’s time for a new grouping of like-minded nations a new alliance)。
辯方其後再展示三則黎當天的Twitter帖文,全為引述蓬佩奧有關講話的節錄。黎於庭上承認他曾觀看相關片段及同意蓬佩奧的講話正是鼓吹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惟稱將有關連結及講話節錄於其Twitter發布,並非旨在間接鼓吹敵對中國。
黎與美國務卿助理關係密切 稱對華「新冷戰」已揭開序幕
辯方繼續就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演說內容向黎提問,並展示黎與前《蘋果》社長楊懷康於2020年7月24日的WhatsApp通訊紀錄。楊向黎傳送演說相關網站連結,並形容此為與中國重大脫鉤政策 (this is a major policy on disengagement)。黎回覆稱「這演說強而有力,揭開了對華「新冷戰」的序幕!太棒了!Mary Kissel(蓬佩奧助理)應有參與其中。為我們的朋友感到驕傲。」 (it's very powerful speech. This speech seems to have kicked off the new Cold war with China! Bravo! Mary Kissel should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it. So proud of our friend.) 楊回應指「我們香港很幸運有她(Mary Kissel)這樣一位摯友,你(黎)協助建立的友誼真是無人能及。」
就黎於上述Whatsapp中稱Mary Kissel應有參與其中,法官杜麗冰問黎的意思是否指黎與Mary Kissel的交情令蓬佩奧演說了這些內容。黎辯稱自己只是推測因Mary Kissel為蓬佩奧首席助理,故認為她可能參與其中。
杜官續就楊所述「你(黎)建立的人脈」的含意向黎作進一步詢問。黎供稱與Mary Kissel相識逾10年,當年她在香港任職亞洲版華爾街日報社論寫手,雙方成為好友,其後Mary Kissel移居紐約後,雙方仍有聯絡,但在她加入美國政府工作後雙方便停止聯絡。杜官問黎Mary Kissel何時加入美國政府,惟黎並不清楚,指自己在2019年7月赴美與蓬佩奧見面時才知道Mary Kissel加入了美國政府。當被問及與蓬佩奧的會面是否由Mary Kissel安排,黎稱「我唔肯定」。法官李素蘭質疑為何要突然與Mary Kissel停止聯繫,黎支吾以對,聲稱遺失了Mary Kissel的聯絡方式所以無再聯繫。